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时事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6日
新研究发现动脉炎病毒的感染机制

据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动脉炎病毒在许多哺乳动物中广泛传播,如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猪和马,但其感染机制此前并不明确。美国研究人员近期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报告说,他们发现了动脉炎病毒的感染机制,有助于开发相应的疗法。

动脉炎病毒拥有能长期感染宿主的能力,且当其找到新的宿主时毒性会增强,这有利于病毒进化和增加传播机会。动脉炎病毒迄今尚未在人类身上发现,但未来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使用全基因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哺乳动物身上寻找动脉炎病毒用作受体进入宿主细胞并进行自我复制的蛋白质。研究人员最终筛选出FCGRT和B2M这两个基因,其蛋白产物聚集在一起形成FcRn受体,并在细胞表面表达。FcRn受体可存在于免疫细胞和分布在血管壁上的细胞中——这两种细胞都是动脉炎病毒攻击的目标。

实验显示,从宿主细胞中敲除FcRn受体中的FCGRT基因可阻断动脉炎病毒感染,以及用针对FcRn的单克隆抗体预处理细胞,也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感染。研究人员还发现,表面蛋白CD163与FcRn受体协同作用,促进动脉炎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此外,还有一些哺乳动物由于它们物种独有的FcRn受体分子序列,不太容易感染动脉炎病毒。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