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李羽佳
10月28日,在西安市雁塔区长延堡街道电视塔社区,从事餐饮生意的热汗古丽给刚出炉的烤馕拍了很多照片和视频。“今天天气晴朗,光线好,刚出炉的馕让人很有食欲。我要从不同的角度多拍些视频素材,再配上好听的音乐,剪辑好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吸引大家来购买。”她说。
拍摄照片和视频,是热汗古丽今年在社区学习的新技能。通过线上宣传和线下诚信经营,她家的生意一直很好,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还在西安和乌鲁木齐买了房子。她说:“我们一家在这个社区生活了8年,有晓龙书记和各族朋友的帮助,很有归属感。”
组织学习普通话、国家相关政策、计算机操作、新媒体制作技巧,西安市雁塔区长延堡街道电视塔社区常常组织各式各样的技能培训活动,帮助辖区群众提高就业本领。
电视塔社区居住着1.8万名居民,包括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壮族、朝鲜族等各族同胞。如何让各族群众更好地融入社区,在这里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晓龙一直在实践中找寻答案。
几个月前,帕尔哈提的父母还在为15岁的帕尔哈提没有顺利考上高中愁眉不展。9月新学期开学,他已经成为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新生。
原来,今年初中毕业的帕尔哈提没能考取理想的高中。“要不就不读书了,让孩子跟着家里学做生意。”帕尔哈提的父母商量。可王晓龙觉得,年轻人有活力、有创造力,多学一门技术就多一条出路,便主动帮他们收集技术学校的招生信息。他将信息转发给帕尔哈提的父母,并耐心劝说他们转变思路,让孩子投身新职业历练成长。
得知有机会继续上学,帕尔哈提很高兴,积极选择学校和专业。最终,他进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轨道交通知识。“感谢社区一次次帮我们解决各种问题,提供很多帮助。我有学上,父母在这安心经营,住在这里,我们感觉很温暖。”每每说起社区,帕尔哈提都十分感激。现在,他也成了电视塔社区的活跃分子,社区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中都有他的身影。
民生无小事。王晓龙带领社区干部,用心用情为辖区内的流动人口提供医保、就业就学、养老、保障房等方面的基础服务,还联合辖区的眼科医院为社区居民提供了5场眼科诊疗和免费健康体检。
多举措的暖心服务,一系列促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开展,让外地流动人口在西安感受到温暖,让各族同胞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每逢春节、中秋节等节日,王晓龙还组织各族群众载歌载舞、欢度佳节,共谱民族团结进步和谐曲。
民族团结进步的花儿最鲜艳,民族团结进步的果实最香甜。雁塔区长延堡街道电视塔社区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被省民政厅授予“陕西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今年9月,王晓龙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面对荣誉,王晓龙很感激,也很珍视。他说:“民族团结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作为社区干部,我们有义务把党的各项民族政策落实到位,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丰富的社区活动,营造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让各族居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