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社会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1日
西安市莲湖区创新建设多社区共享的中心社区党群服务阵地
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幸福空间

10月11日,莲湖区西关街道第一中心社区组织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为群众免费配老花镜(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陈玮摄

本报记者 陈玮 通讯员 李旭婷

10月24日,位于西安市莲湖区的西关街道第一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充满了欢声笑语。

“社区最近举办了不少文艺汇演活动,我和老伙计们过来看看。”西市佳园小区居民李琦说。

李琦是这里的“常客”。让她最开心的是,不出小区就能到中心社区上老年大学。她报了书法和国画班,老伴报了太极拳班。通过老年大学,他们在社区交到了很多好朋友,日常还能结伴参加志愿活动。

“中心社区不仅有老年大学,还为年轻人开办了夜校,课程非常丰富。家门口有‘大阵地’‘大舞台’,让大家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了。”李琦说。

莲湖区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原则,将区域相连、民情结构相近的4个至8个社区进行片区整合,规划并建成服务阵地面积超1000平方米的中心社区14个。西关街道第一中心社区便是其中之一。

聚焦需求 规划更科学

为进一步落实好“家门口”的党群服务阵地建设,不断优化“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莲湖区大胆尝试,创新打造多社区共享的中心社区党群服务阵地,整合邻近社区资源,逐步实现社区管理与服务深度融合的社会治理格局,让党群服务阵地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幸福空间。

“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科学规划、精心布局,通过深入调研充分了解社区资源、居民需求和服务短板,让中心社区能够发挥更大作用。”莲湖区委组织部一科负责人徐江琛介绍。

为指导基层用好用活党群阵地,莲湖区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心社区服务效能的指导意见试行版,明确中心社区的基本要求、职能定位、运行机制和作用发挥等,实现日常运行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桃园路街道第一中心社区是莲湖区中心社区建设工作的“先行者”和标杆示范。早在2020年11月,桃园路街道第一中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就已建成开放。

“之所以探索建立中心社区,是因为以劳动一坊为代表的周边7个社区的服务阵地都在老旧小区,面积小、基础设施差,很难满足辖区居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桃园路街道劳动一坊社区党委书记兼第一中心社区负责人周建玲介绍。

辐射带动 治理更高效

整合了7个社区资源的桃园路街道第一中心社区,有着1200平方米的空间,内设红色会客厅、党员活动室、党群服务站、妇女儿童之家、健康指导室等10余个完善的活动区域,为7个社区的群众提供了集教育、学习、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场所。

桃园路街道第一中心社区吸引老年人加入学习课堂,鼓励他们发挥余热,参与志愿活动,通过参与志愿活动获得去社区各类课堂学习和服务的机会,让社区治理实现全民参与“大合唱”。

离退休的老党员、老职工成立“萤火虫”安全巡逻志愿服务队在社区巡逻,“小号手”政策宣传志愿服务队开展政策宣传,“向日葵”亲情陪伴、“小蜜蜂”卫生清扫、“红色代跑”上门为民办事等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队伍相继涌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现在,我们中心社区已不仅仅是一个居民服务阵地,还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成为社区工作者交流和赋能实训的基地。”周建玲说。

莲湖区在桃园路街道第一中心社区建立“周建玲书记工作室”,每年对2名年轻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头雁带雏鹰”的“一对一”帮扶,对桃园路街道各社区的工作者开展“赋能提升”培训活动,目前已培养10余名优秀的基层工作者。

多元参与 注入新活力

徐江琛介绍,莲湖区在中心社区的建设过程中还注重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积极探索“党建+”新模式,通过组建“商居联盟”、引入优质社会服务资源等方式,动员企业商户、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工作,不断提升中心社区的治理效能、丰富服务内容。

“汉城北路中心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为我们提供了办公场地,缓解了我们发展初期的资金压力。”西安市志远助残公益慈善中心负责人鞠雪峰表示,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利用好中心社区的服务阵地,为残疾人开展小吃制作、非遗剪纸、视频剪辑等技能培训,帮助特殊群体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获得“家门口的幸福”。

如今,中心社区依托多元主体参与,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健康咨询,为青少年提供课外辅导、兴趣培养,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心理辅导,为社区工作者成长打造实训平台。莲湖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罗娟表示,莲湖区将持续强化阵地建设,增强服务效能,推动治理提质增效,立足中心社区治理模式,进一步建强集约共享的党群服务阵地,构建全天候、全效能、全领域的“全民”服务网络,让辖区群众幸福感“就地升温”。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