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刘曌琼
“枫桥经验”,跨越一甲子,历久弥新。
从“一镇之计”上升为“长治之策”,自诞生以来,“枫桥经验”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如今,“枫桥经验”已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展示“中国之治”的一张名片。
“枫桥”有经验,陕西有实践。近年来,我省涌现出安康市“321”基层治理模式、宝鸡高新区“三化治理”模式、华阴市“六诊一疏”工作法、留坝县“院坝说事会”等一大批鲜活的实践探索,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增添了生动注脚。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提高治理效能。
要固不变之本,推动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汇聚基层社会治理强大合力,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要筑善治之基,持续推动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弘扬法治精神,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注重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道德的力量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营造和谐、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治理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要行长久之效,把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基层治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创新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和治理手段,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以科技为支撑,搭建智慧治理平台,将“智理”融入“治理”,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有正确方向;不断创新,守正才能固本强基。让我们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枫桥经验”不断绽放新华彩、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