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9日
自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以来,铜川重塑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厚植绿色根基,提升城市品质,打好城市全方位转型的攻坚战——
工业老城“突围”记

本报记者 赵杨博 王志辉

铜川,是路遥笔下繁华热闹的“铜城”,因矿设市、因煤而兴,煤炭产量一度占到陕西总产量的七成。曾有一段时间,日夜不息的蒸汽与随处可见的煤灰,构成了这座城市截然相反的两种颜色。

面对产业结构失衡、资源开采枯竭、生态环境透支的现实,工业老城破局“突围”成为必答题。铜川积极应变局开新局,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生态强基、区域融合、文化引领“六大战略”,聚力打造能源资源、先进制造、特色新兴“三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城市全方位转型,奋力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盘活资源

老厂区又闻机器轰鸣声

发黄的纸张、用铅笔手绘的线条、密密麻麻的数字……10月25日,铜川市绿色铸造产业园执行董事兼经理王金峰向记者展示雷家沟旧厂房翻修资料。他说:“这就是当年铜川铝厂在雷家沟建设厂房的图纸。如今,我们在旧厂房的基础上,建成了全省唯一一家绿色铸造产业园。”

20世纪60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集聚铜川,在杂草丛生的雷家沟建成我省首家铝厂。2012年,随着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这个曾拥有近3000名职工的大厂全面关停。工业遗产该如何处置?冷资源如何变热经济?

铜川市委、市政府着眼绿色铸造行业,加快低效用地和老旧厂房盘活利用,引进铸造领域经验丰富的团队,进行园区规划、招商、技术改造,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沉寂数年的破旧厂房褪去“斑斑锈迹”,变身明亮的办公楼和生产车间,生产出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无人机等高端产品的金属铸件。

走进产业园展厅,就能看到老厂房留下的工业航吊,与充满科技范儿的展陈共同营造出时空交错感。王金峰指着大屏幕前的厂房改造对比照说:“旧厂房盘活翻新,节省了项目建设成本,加快了企业入驻的进度。目前,园区已有4家企业入驻,未来3年到5年,计划引进10家大型企业、20家中小型企业,带动园区产值突破100亿元,解决1万人的就业。”

老厂区“突围”重生,不少老铝厂的职工闻讯回到昔日战斗过的地方,静谧的雷家沟又闻机器轰鸣声。

近年来,铜川积极整合煤炭、水泥、非煤矿山,累计退出煤矿23处、去产能1188万吨,占全省去产能总量的三分之一,水泥厂全部绿色升级。当地加快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施退城入园工程,加快低效用地和老旧厂房盘活利用,建成市级及区县级8个工业园区。

创新赋能

“小身板”占据市场“大份额”

每天深夜,陕西誉品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誉品实业”)都要派人开着运输车将几箱金属遮光片运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加急送到客户手中。由于市场供不应求,誉品实业不留库存,当天生产,当天发货。

誉品实业是位于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的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生产应用于手机摄像头的金属遮光片。公司总投资12亿元,已建成一套世界先进的蚀刻生产线及配套光学镀膜生产线。

小小的一枚金属遮光片,蕴含着“黑科技”。目前国内知名手机厂商所使用的遮光片,大多数都出自该公司。

誉品实业人事部主管刘快宁介绍:“遮光片主要用于调节摄像头的进光量,吸收光路中的杂光,是镜头必不可少的光学元器件。相较于公司第二代PET材质遮光片,第三代金属遮光片采用特殊金属材质,耐保存、精度高。”

围绕建设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目标,铜川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突围”,深入实施生产技术改造、产业基础再造,建成一批智慧化矿井、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国家级绿色工厂;一手培育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孕育出生机勃勃的创新丛林。仅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就吸纳科技型中小企业36户、高新技术企业16户、专精特新企业8户。

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张梦帆表示:“我们将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机遇,树牢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环境为上的鲜明导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给予企业更多研发支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聚焦民生

重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城市创新突围、勇立潮头,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也在朝着美好生活“奔袭”。

丁超群的工号是“002”,他是誉品实业招收的第一批员工,大专学历。他干过财务,做过后勤,如今成了企业负责生产管理的“技术大佬”。

“刚接触新兴行业,我对一切理解起来有困难,但我爱学习。企业开展培训,请了外籍老师教我们进口设备怎么操作使用。为了吃透技术关键点,我下载了翻译器,想办法让老师多教点。后来我又尝试做数据分析,摸清楚底层逻辑,边上手边带徒弟……”丁超群娓娓道来。

靠着这股子执拗劲儿,仅用半年时间,丁超群就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管理者,还成为公司研发团队成员,实现逆袭。

“铜川现代化产业的发展成就让我们技术工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好工作,与前沿接轨。家乡,能成就梦想,也能装得下美好生活!”丁超群说。

近年来,铜川以办好民生实事为出发点提升城市品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铜川新区咸丰路街道绣园社区居民王东升家,摆放着一张他和老伴儿身着中式服装的婚纱照,老人脸上泛着微笑。

“这是今年4月,社区举办重拍婚纱照活动时拍摄的。”王东升说,“以前,我在王石凹煤矿的小学当数学老师,一家几口人挤在小两居室。如今,我们搬迁到新区,住上了110平方米的三居室。社区工作人员时常探望我,定期组织免费体检。”

绣园社区是铜川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小区,安置了来自王石凹、下石节等8个矿井单位和10余个辅助单位的职工及家属约3万人。

绣园社区党委书记杨晴说:“老一辈矿工凭着一身力气和一腔热血,把青春奉献给祖国。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投入,就是为了把工人安置好,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绣园社区共有19名工作人员、16名网格员。35人如何服务好3万名住户?

杨晴说:“社区成立12个网格党支部、25个楼栋党小组,确定88名党员中心户,与物业党建联建,成立绣华联盟,统筹建成9个网格党群驿站,配备一支由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物业秩序维护员、工程维修员、卫生保洁员等15人组成的服务队伍,还创新建立了楼栋议事、驿站议事、社区议事‘三级议事协商’机制,让居民在社区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铜川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群众整体搬迁,解决了20万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昔日“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绿意盎然;加大公共停车、休闲健身、特色街区等公共服务供给,新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211所,建成三级甲等医院3所,连续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