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第三十一届杨凌农高会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8日
一起探寻农业“新未来”

本报记者 孙丹

10月27日,杨凌农高会D馆“华大万物”展台前传来阵阵感叹声。

“在沙地上盖上一层膜,就能种植农作物了,现在的农业技术发展水平真的超乎想象!”来自甘肃的观展群众范海宁说。

“我们使用‘沙膜’技术,借助力学手段,让沙子获得土壤的力学特性,使其在湿时呈流变状态,从而具有自修复、自调节的生态属性。这样沙漠就能够像土壤一样保水、保肥,变流沙为绿洲。”深圳华大万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万物”)项目总监宋峰峰说,“这项技术为拓展可利用种植空间、大规模生态修复等提供了更多支持。”

“陕北的沙地也能采用这项技术吗?”一位陕西观展群众好奇地询问。

“2023年,我们承接了榆林市330亩的沙地改造项目,种植的向日葵、玉米、苜蓿等都长势良好。”宋峰峰回答。

与此同时,两位来自西安周至的种植户正在仔细察看该公司带来的多年生饲草玉米展品。

“多年生饲草玉米亩产8吨至10吨,是牛、羊、猪等喜食的优质饲料。与普通玉米品种相比,多年生饲草玉米每年每亩的经济效益能提升1200元。”华大万物政府事务高级经理孔国斐介绍。

“我们把公司在颠覆性农业技术创新、自主工具技术、定制化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带到农高会进行展示,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还达成了一些合作,收获满满。”宋峰峰说。

10月26日,在杨凌农高会全球推介会暨农高会集中签约活动上,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华大集团(华大万物母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本届农高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集聚农业领域高精尖技术,吸引了大量群众前来探寻农业“新未来”。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