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中国古代熏香文化源远流长,举世闻名。熏炉中最具代表性的博山炉出现在汉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其中,最能代表汉代宫廷美学的杰作要数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出土于1981年,青铜质地,通体鎏金鎏银,底座上透雕着两条蟠龙。两条龙昂首张口咬住竹柄。竹节形的柄分为五节,节上刻着竹叶,柄的上端,三条蟠龙将熏炉托起。熏炉为博山形,炉体下部雕饰蟠龙纹,龙身鎏金;炉体上部浮雕四条龙,龙首回顾,龙身从波涛中腾出,线条流畅,造型奇妙。整件熏炉被分为三个装饰区域,共有九条龙装点其间。“九”在中国古代数字中,是皇权的一种象征。
从炉盖外侧铭文可知,鎏金银竹节铜熏炉是西汉皇家未央宫的生活用器。从同时出土的“阳信家”刻铭的铜器分析,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可知,这件熏炉原在未央宫,建元五年,汉武帝将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赏赐给姐姐阳信长公主。
秦汉时期青铜熏炉的盛行表明,这一时期,青铜器造型趋于简素,“器以藏礼”的象征性含义已若存若亡,青铜器开始广泛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以轻便实用的日常生活用具为主,成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闪光点。
(本报见习记者 李怡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