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砥砺前行75载 共筑陕西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17日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杨峰正在加工某阀门零件定位孔。

林琦正在工作室训练台前调试设备,测试被测电路板。

白芝勇正在潍烟高铁进行测量培训。

徐立平正在测量工件尺寸。

近年来,陕西紧密围绕全省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整体推进,为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了平台,更为培养和选拔高技能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健全政策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到聚焦市场需求,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再到完善评价制度,搭建竞赛平台,陕西省人社厅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激励政策,推动陕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截至2023年底,全省技能人才达到558.76万人、占就业人口26.98%,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164.7万人、占技能人才29.47%,技能人才规模持续壮大、结构逐步优化、素质稳步提升、活力不断释放,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有力支撑。

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是技能人才评价和“两类人才”贯通的重要载体,也是陕西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在陕西省2024职业技能大赛举办之际,我们特意专访了4位来自全省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高技能领军人才代表人物,通过讲述他们的先进典型故事,让读者看到更多“以一技之长书写精彩人生”的可能性,引导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杨峰:从钳工到工匠 32年在毫厘之间躬耕

“我们是幸运的,国家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为我们一线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宽阔舞台。”杨峰说。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常被委以重任的杨峰把心中的梦倾注在了机床上,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梦的实现。

杨峰从小就对航天事业有着别样的热忱,也立志加入其中。当初,考入技工学校的杨峰,被学校墙上“工人也是人才”的标语深深鼓舞。

白天认真听课、扎实练习,课后仔细琢磨、认真分析,超越常人的付出后,杨峰以理论与实际操作均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被分配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7103厂阀门车间,成为一名钳工。

如愿以偿成为一名航天一线工人,这让杨峰格外兴奋和珍视眼前的这份工作。“白天,我反复向师父请教操作技术与技巧,在钳台旁一门心思琢磨,往往一站就是数个小时;晚上,又经常在厂里独自练习到凌晨两三点钟。”杨峰回忆道。

此前,车间将加工火箭发动机阀门的关键件——碟盘的重要任务交给杨峰。为寻找最佳加工方法,探索最好的刀具刃磨角度,他反复练习,历经3个月时间,终于将产品合格率提高到了98%,并一直稳定在这一水平。

默默付出中,该零件的加工成了杨峰的“专利”,且一干就是十年,这十年间,他也顺利完成了从车间新人到国家技师的转变。

“开启自如,执行有力;分毫不差,滴水不漏。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杨峰说。

2013年,月球车“玉兔号”首次探月,杨峰负责月球着陆探测器变推力主发动机上两组高精度定位孔的加工,定位孔要求垂直误差不高于0.005毫米,否则一旦发生偏斜,探测器将不能降落到预定区域。

“以前从未遇到过这种工艺要求,但是我不愿轻易服输,便把自己关在厂房里,夜以继日地琢磨,用了整整7天,试了5种方案、10多种方法后,终于解决了精度0.003毫米的装夹要求,产品合格率达百分之百。”杨峰笑着说。

32年如一日,杨峰潜心钻研加工技艺,为了满足特殊的加工工艺要求,杨峰自制的工装达几百种,这些工装解决了零件装夹、加工精度等系列技术难题,有效缩短了加工周期和工艺路线,提高工效9倍以上,并形成了一套精、巧、快、好的加工绝技,攻克了航天型号研制中几百项加工技术难题。

凭借着高超技艺和优异表现,杨峰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中国质量工匠等荣誉奖项60余项。如今,杨峰已成功入选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并获评2023年度陕西省劳模工匠十大年度人物。

杨峰善于钻研,更乐于传道,他将一身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杨峰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十余年来,始终坚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航天精神,截至目前,其工作室先后有10余人次获得陕西省技术能手、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陕西国防工匠等荣誉称号。

除了在车间埋头攻克新的难题,杨峰也和他的团队成员总结了大量工作经验、绝招绝技、攻关成果等。“总结文献资料主要就是为以后干这项工作的时候留下一个参考,把它做好了,也是为了后续能够传承。”杨峰说。

林琦:用匠心筑梦 靠技能闪光

“我们调试的产品被称为装备的‘眼睛’,看到哪里,装备就会飞到哪里,‘眼睛’的精度决定了装备的准度,不能出现丝毫偏差。”林琦说。

林琦从事国家重点光电装备总装、总调工作。扎根一线31年,他“炼”成横跨光学、电学、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领域的复合技能,在领导和同事眼中,林琦已成为保障生产、解决难题的“定海神针”。

1975年出生的林琦,自小便受到父辈熏陶,耳濡目染下,心中这颗延续技能报国的种子逐渐生根发芽。1993年,从技校毕业的他毅然选择接过上一辈的接力棒,走进了西北光学仪器厂(西安北方光电科技防务有限公司前身)装备车间,成为一名初级工。

“工作后,我发现厂里对生产的产品要求很高,仅凭自己当时的学识和能力远远不够,因为时常牢记着家人对自己‘好好干’的嘱托,我丝毫不敢懈怠,坚持刻苦钻研、努力奋进,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林琦说。

2006年,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上,林琦凭借扎实精湛的技艺和沉着稳定的发挥,在军用光电仪器装调项目竞赛中夺得冠军,创造了所属企业在该项目领域的最好成绩,并一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作为一名技术工人,我不仅要用汗水建设我们的国家,更要用技能创新攻克一道道难题,不断强大祖国的国防力量,这是我的职责和使命所在!”林琦说。

一次,国家某重点项目装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低温状态下,目标跟踪速度下降的现象,导致低温靶试合格率不高,产品整体性能变弱。针对这一情况,林琦第一时间成立攻关小组,开展故障调查分析,很快就找到问题关键点,通过故障模拟、试验验证,最终制定了解决方案,使该产品合格率显著提升,该项目获得中国兵器行业优秀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

“作为兵工人,一定要把手中的装备调试得再精准一些、性能再稳定可靠一些,不能有任何问题。”林琦总是语重心长地对徒弟们说。

31年来,林琦出色地完成了30余项关键工艺和技术攻关任务,取得某型多红外发光管间距测量技术国防专利、某型产品精密标定新方法等各类成果30余项。

凭借精湛技艺和优异表现,林琦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兵器杰出工匠、陕西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并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更多青年技能人才掌握先进技术技能,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光电报国梦。”林琦说。

作为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以及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近年来,林琦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在课堂、在生产一线,向青年技能人才传授经验和技能创新成果。在他的悉心教授与带领下,工作室目前已培养出高级技师6人、技师15人、高级工30余人。结合装备调试工艺技术发展和光电复合型人才建设需求,工作室每年开展技能培训20余次,累计培训千余人次。

“近些年,国家非常重视技能人才,我赶上了好时候,获得了各种荣誉。未来企业的发展主要还是靠人才,我是厂里培养起来的,能为厂里多培养人才我很高兴。我愿意为年轻人立起一个标杆,尽己所能为国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林琦说。

白芝勇:测量就是“每一毫米的细心”

“用手中仪器为祖国道路向前延伸提供最准确的数据,为中国交通的不断发展贡献毕生力量。”46岁的白芝勇从事一线工程精密测量工作已有25年。

25年来,他先后参与50多条国家重点铁路、公路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线路复测、工程精测工作,所有测绘成果全部一次性通过验收。参与完成工程测量任务4500余公里,其中完成高铁测量任务3500余公里,占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近十分之一。

“如果把工程施工比作导弹发射,那么我们的工程测量就好比雷达一样,只有苦练才能技术熟练,只有熟练才能精准。”白芝勇说。

1999年,技工院校毕业的白芝勇被分配到中铁一局五公司广州东南西环高速公路建设工地从事测量工作,为了早日掌握测量仪器,每天下班后,他一个人留在办公间,架起全站仪、水准仪,反复演练仪器操作过程。

后来,从工地调回精测队,一有空闲的白芝勇就背上仪器到河堤上练习测量技能、琢磨操作技巧。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他把测量技能变成一种本能,不论什么情况,他都能得心应手完成测量任务。

“测量就是‘每一毫米的细心’。”白芝勇说,“为保证这一毫米的细心,就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

2004年,白芝勇首次参加由中铁一局举办的测量工技能大赛,其中有一项是测量大地四边形平差,计算量非常大,彼时的白芝勇利用平时自学的知识在计算器上编程,仅用32分钟就完成原本要60分钟完成的计算,并获得在场裁判和出题专家的广泛赞誉。初出茅庐的测量新兵,开始崭露锋芒。

2012年,白芝勇接到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隧道测量任务,这条隧道是当时世界上地质最复杂、水压最大的一座江底隧道,白芝勇的任务是要给出精确的测量结果,保证盾构机从江的南岸到北岸,且误差不超50毫米。

白芝勇凭借多年工作经验,拿出“组合拳”精益求精,除了借助卫星定位,他在国内首次采用了“洞内交叉导线网法”,并利用陀螺定位仪所确定的方位和地磁保持一致的特性,有效降低了叠加误差的发生。最终,盾构机在水下穿行了900多天后,以仅12毫米的高精度顺利贯通,比目标误差小了38毫米。

“一座座桥梁顺利衔接,一座座隧道顺利贯通,那一刻我感到工作很有意义,同时也非常自豪。”白芝勇笑着说。

2014年初,中铁一局五公司成立了“白芝勇技能大师工作室”,2015年工作室获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走进白芝勇技能大师工作室,便能看到白芝勇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每年申请国家专利1—3项;每年参与技能大赛不少于1次;每年最少有一项测量成果获省部级以上荣誉……对白芝勇来说,这正是他自我加压,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的体现。

2022年,由白芝勇团队主持研发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监测系统,实现了数据自动采集、实时传输、分析处理等功能,通过在蒙华铁路集义隧道监测项目的成功应用,为穿既有铁路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并为企业节约成本578万元。

多年来,白芝勇及其团队先后申报国家专利53项,完成省部级科研成果12项、工艺工法20项,累计降低企业各类成本5000余万元。

对于未来,白芝勇深知任重道远,他说:“我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知识,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工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唯有不懈奋斗,才能创造幸福、实现梦想。”

徐立平:抬望航天梦 俯刻匠人心

2024年1月11日,全球运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发射成功,它的成功发射,离不开固体燃料发动机提供的动力。

“引力一号”运载火箭配套的7个固体大推力发动机均由航天四院研制,其背后便有航天四院7416厂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徐立平的参与。

“进行燃料面修整,一旦刀具不小心碰到金属壳体或摩擦过大发生静电放电,就会瞬间引起燃烧甚至爆炸,这也是固体发动机制造过程中最危险的工序之一。”被赞誉为“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的徐立平,练就一身“绝技”,成为我国航天固体推进剂整形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

技能是产业工人的立业之本。从一线工人到大国工匠,37年来,徐立平和他的团队就用心做着这一件事——给发动机药面进行微整形。

为了练好手上功夫,徐立平从最基础的拿刀、握刀学起,不断琢磨技能,反复练习切、削、铲等基本功,揣摩着刀具切削量、切削角度和切削力度,上岗操作时更是一丝不苟、虚心请教。

经过一刀一刀地勤学苦练,徐立平的手感越来越好,硬是将工艺要求0.5毫米的误差控制到了0.2毫米。30多年来,经他整形的产品保持着100%的优质率。

徐立平深知“雕刻火药”的危险,也一直致力于提升整形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为此,他提出了远距离数控整形的思路,并主动学习数控技术。

2005年,徐立平所在工厂研制了当时国内最大的立式整形机,然而,要将先进技术应用于药面整形,并无可借鉴的经验,实践过程远比预料的艰难得多。

彼时,身为整形组组长的徐立平主动请缨,全力以赴投入到整形机的安装、调试和实验过程中。通过潜心研究整形机的安全装置,他提出改装吸屑装置、加装连锁装置等20余项改造建议,又逐步摸索出适用于各种燃速推进剂的整形参数,并针对特殊型面设计了专用整形刀具。

在徐立平的带领下,他的班组先后完成30余项技术革新,其中安全高效机械整形技术成功应用于数十种固体发动机,有效提升了整形工艺技术水平。

这一变革不仅大大提高了整形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此外,徐立平还带领班组员工设计、制作和改进了30余种刀具,其中,2016年他以水果削皮机为灵感设计出的半自动整形专用刀具,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成为班组的标志性工具。

作为我国航天固体推进剂整形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徐立平这些年一直关注技能人才的培养,“这些年,技能人才的成长环境和上升路径不断优化,众多技能人才进入了成长成才的‘快车道’。”

在徐立平看来,这些年,技能人才无论工作环境、学习条件、待遇水平都有了很大改变,陕西稳步推进的改革,让技能人才拥有了实打实的获得感,职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徐立平非常注重传承,他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鼓励他们不断学习和历练。截至目前,依托徐立平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累计培养高技能人才30余名,其中,国家级高级技师5名、国家级技师13名。

“作为技能人才,只有坚持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艺,助力推动更先进、自主的技术应用到工作中,才能为中国航天事业多出一份力。”徐立平说。

(高玉蓉 陕仁轩文/图)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