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郝颖
访谈嘉宾:
延安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延安市果业中心主任 路树国
延安市宝塔区政协委员、果业技术专家 卜晓愚
问:2023年,延安市出台《建设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请谈谈政府在助推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
路树国:全市上下围绕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紧扣“五大工程(品种培优、品质提升、产后处理、三产融合、品牌提升)、四大体系(市场营销、果业经营、科技人才、防灾减灾)、三大平台(研发、检测、会展)”建设,努力将延安建设成为全国苹果生产研发核心区、加工贸易集聚区、黄土高原苹果旱作节水集成示范区、金融支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延安样板。
2023年,延安市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332.8万亩,产量464.4万吨;鲜果产值259.1亿元;全产业链产值506.7亿元。今年,预计产量490万吨左右,提前完成三年行动方案目标。
问:请详细介绍一下苹果乔化密植栽培“3332”模式,并谈谈其中的致富经?
卜晓愚:苹果乔化密植栽培“3332”模式中的第一个“3”是强树势,确定三个选择品种的标准,即建园时选择根系发达、干性强、萌芽率高的适合在陕西黄土高原果区发展的脱毒砧木和品种,搭配最佳砧穗组合,可以解决密植果园建园成本高、抗旱耐瘠薄性差、结果枝组更新难、挂果晚、收益低等问题;第二个“3”是三肥匹配,通过增施有机肥、配方追肥、豆菜轮茬三肥并举,确保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全面提升果园土壤肥力;第三个“3”指三项管理,夏季采取“多留枝、早拉枝、强拉枝”整形控冠促花,冬季通过“多留枝、扶中杆”规范树形,可实现树体均衡生长;“2”指两法蓄水,将地布覆盖与坑施肥水充分结合,从而实现节水增肥和肥水高效利用。该模式为陕北地区山地苹果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能有效提高黄土高原苹果产量质量、增加产业效益,让苹果树真正成为老区人民的“致富树”。
问:延安作为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区之一,近年来在提升延安苹果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路树国:近年来,延安市全力构建延安苹果品牌体系,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其中包括:延安苹果“八上”太空,发布新华·中国(延安)苹果产业发展指数、价格指数以及延安苹果标准综合体(第二版);延安苹果、黄陵翡翠梨成为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指定水果;“延安苹果”以92.45亿元的品牌价值稳居全国苹果类第二位,品牌传播力居全国第一,与“洛川苹果”双双入选“2023年度最受欢迎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延安市10家企业入选全国品牌价值、强度前10和市场竞争力百强企业榜单,13家企业品牌评估价值在千万元以上。
问:未来,延安市果业中心将如何进一步推动延安苹果产业做大做强?
路树国:一是紧盯重点确保任务完成。认真搞好产量入统工作,确保应统尽统、数据真实可靠。组织评选2024年延安市“果业十大社会化服务组织”,打造一批现代化管理、规模化经营、长效化发展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二是加强秋冬管理技术指导。指导县(市、区)适时开展果园管理。加快老园改造提升,区分南北地形差异,因园施策,严格按照改造技术标准,集中连片推进。
三是重视人才培育科技创新。持续抓好鸿雁人才培育“三论”系列活动。加快脱毒组培和苗木繁育,提升市级苹果苗木脱毒组培繁育能力。
四是提高苹果采后处理水平。充分发挥省市苹果采后处理示范县、示范点功能。加快推进延长县苹果汁生产加工项目、苹果深加工项目建设,推动甘泉精酿苹果酒项目尽快达能达产。加强果品储藏、分级分选技术培训,提升设施装备使用率。
五是持续拓宽苹果销售渠道。积极参加2024第十七届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等。发布并实施《延安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升级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