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砥砺前行75载 共筑陕西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09日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砥砺奋进二十载 携手同行谱新篇
——庆祝陕宁机场联合重组二十周年

大力推进国际航网建设,集团航空运输通达性显著提升。

宁夏机场公司航空客货运输量保持快速增长。

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俯瞰图。

时光无言,忠实见证着每一步前行。

奋斗有痕,客观记录着每一次跨越。

2004年10月9日,原陕西省机场管理集团与原宁夏机场集团顺应民航属地化改革,率先发起两地联合重组,正式签订《陕宁机场联合重组协议书》,跨省区机场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2006年3月,随着原青海省民用机场公司的加入,由陕西、宁夏、青海等机场联合重组而成的西部机场集团于同年7月正式成立。

自此,西部机场集团迎来事业发展新天地。

思路决定出路。

联合重组背后,是因势而谋、顺势而为的大局意识 ——

面向新世纪,党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西部发展带来新机遇。

彼时,西部机场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服务西北民航为使命,开展跨区域联合重组,把机场建起来、让航线飞起来,着力构建功能互补、协同运行的西北机场群,切实发挥民航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集团获得“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

立足西北、服务大局,成为西部机场集团的鲜明底色。

联合重组背后,是不破不立、敢为人先的创业劲头 ——

2003年,中国民航全面推行以“航空运输企业联合重组、机场属地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第三轮体制改革。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西部机场人以果敢破题,精准识变、应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迈出探索跨区域集团化管理模式的坚定步伐,开启筚路蓝缕、激人奋进的创业征途,经过20年的接续奋斗,成为全国第二大跨省(区)运营的大型机场管理集团,管辖机场覆盖陕、宁、青三省区。

激流勇进、革故鼎新,是西部机场集团发展的不竭动力。

联合重组背后,是协同发展、互促互进的西部情怀 ——

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西北民航发展初期面临起步晚、基础弱、底子薄的困境。

如何打破资源环境约束,争取更大发展空间,关乎生存、涉及长远。西部机场人清楚意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化零为整、抱团取暖,成为逆风起航的关键一招。联合重组后的西部机场集团形成以西安机场为核心,银川、西宁机场为两翼,12个支线和3个通用机场为支撑的机场布局,功能定位更清晰、整合优势更明显、发展势头更强劲。

团结奋斗、休戚与共,是西部机场集团笃定前行的底气所在。

从陕宁机场联合重组这一起点出发,到今天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过往20年,是栉风沐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亦是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的丰收季。三秦沃野、塞上江南、大美青海的广袤天地托举起西部机场集团的崭新未来。

回望过去20年,扬优势、聚合力,持续激活发展原动力

从陕宁机场联合重组到西部机场集团正式成立,从“二次创业”到“一流企业、行业标杆”,20年间,集团蹚出了一条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新路,西部机场人用心谋事、踏实干事,形成了宝贵的管理经验和发展优势,必须传承好、发扬好。

——连成“一条心”,以文化之力铸发展之魂。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经过20年的实践探索,集团形成了“和合天地”原创企业文化体系,主旨明确、重点突出,统一的价值理念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具体指导。

“为企业谋发展、为员工谋利益”的企业宗旨,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员工利益摆在与企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揽子关心关爱员工的举措落实落地,“美丽空港”建设深入人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主动适应改革变化,自觉维护企业形象,关心企业发展建设,与企业荣辱与共”的员工忠诚企业要求,为全体员工指明了集团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引导全体员工内正其心、外正其行;“以航空市场为主战场”的工作思路,使做强航空主业、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成为发展共识,集团机场数量和航空业务量分别占民航西北地区总量的七成和八成。

以企业文化为纽带,让人心聚得更拢,步伐迈得更齐,汇聚起更磅礴的合力,文化软实力真正成为发展硬支撑。

——下好“一盘棋”,以集团化管理汇聚发展合力。

向管理要效益。

集团解放思想、求实创新,积极推动联合重组,坚定不移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打造多元化、板块化、规模化协同发展格局。

从整体出发,放眼全局,按照“宏观控制、微观放活、独立运行、共谋发展”的集团化管理理念,形成统一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管理标准,做好集权、授权与放权,激发成员企业发展活力。“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管理标准,为提升管理水平、规范企业治理提供对标方向,集团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

在急难险重面前,集团统筹内部资源,全盘考虑谋划,以合力解难题、过难关;在开拓进取路上,各成员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争取利好政策,以作为谋出路、拓空间。

在集团化管理模式的引领下,20年间,宁夏机场公司资产规模增长近16倍,年营业收入增长近13倍。集团从只有5个机场的省级机场公司发展为管辖三省区18个机场的机场管理集团;从资产总量不足20亿元的地方企业成长为资产总额突破630亿元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集团在摸索中走出的集团化管理之路,书写了历史,也将成就未来。

——拧成“一股绳”,以高素质队伍支撑高质量发展。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

集团完善人才选用机制,通过民主推荐、公开竞聘、竞争上岗等多种形式广纳贤才,支持鼓励干支机场、机关基层干部员工双向交流,盘活人才资源,注入新鲜血液。畅通管理、技术双向发展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拥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健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与市场相适应,与岗位价值、劳动付出相匹配的薪酬体系,突出实干实绩导向,持续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注重人才能力提升,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创新大赛,在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中练就真功夫,集团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集团4名员工获评全国劳动模范,1名员工获评全国技术能手,1名员工获评首届民航工匠。

实践证明,锻造一支有斗志、能吃苦、肯拼搏的干部员工队伍,是集团前行路上的最大底气和坚实依靠。

回望过去20年,抓机遇、善作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星光不问赶路人。对于西部机场集团而言,这是知重负重、埋头苦干的20年,也是持续壮大、蓬勃发展的20年。

——聚焦主业,迈上新台阶。

刚刚过去的2024年暑运,集团收获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暑运期间,集团各机场航班量、旅客量屡创新高,西安、银川、西宁机场单日客流高峰分别达到15.8万人次、4.5万人次和4.0万人次,均刷新纪录。全集团共保障航班起降10.5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476.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3万吨。

长期以来,集团立足航空主业,从“集团化机场群”的战略视角出发,结合干支机场功能定位,合理布局航线网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国内国际联动、干线支线协同的发展格局。

突出枢纽建设,以西安、银川、西宁三大枢纽机场为重点,紧盯时刻、运力等关键资源,拉大航空快线主骨架,完善高高原航线网络,大力推进国际航网建设,集团航空运输通达性显著提升,运输量级逐年攀升,年运输规模突破7000万人次。

20年间,银川机场航线由最初的19条增至最多140条,在宁运营航司由13家增至最多39家,旅客吞吐量累计达1.04亿人次,机场成为推动宁夏回族自治区实现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引擎。

——着眼品质,实现新跃升。

集团将安全和服务作为发展两翼,严守航空安全,做优航空服务,提高运行效率,推动发展品质提档升级。

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安全生产实施“网格化管理”,具体到事、落实到人,在全集团范围深入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和“三基”建设,“人人讲安全、事事要安全”成为思想和行动自觉,在各成员机场的共同努力下,集团安全态势持续平稳,连续实现20个航空安全年。

以真情换真心,集团践行“真情服务”理念,坚持问题导向,从需求出发,持续提升服务品质,各成员机场结合地域特色为旅客画像,推出个性化、定制化机场服务,“西悦行”“塞上行”“榆快飞”“圣地情”等品牌在服务实践中叫得更响、擦得更亮,西安、银川、西宁机场获国际航协“白金机场”认证。

航班运输量与日俱增,对机场运行效率有了更高要求。西安机场公司创新建立运管委协同运行新模式,为有效解决航班正常性问题提供了“西安方案”,该模式得到民航局的高度认可,并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宁夏机场公司率先实施“三区”运行管理,职责划分更明确,机场运行更高效……在提升管理品质、保证机场运行效率的路上,西部机场人一直在努力。

——深耕建设,塑造新优势。

新机场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集团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机场布局,相继完成银川、榆林机场扩建,延安、安康机场迁建,玉树、果洛机场新建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入新时代,为满足发展需要,西安、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先后开工建设。

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作为中国民航局支持建设的全国民航“标杆示范项目”,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民航发展的“头号工程”,对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集团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效率施工、高质量投运,将建运一体思路贯穿始终,全力打造“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机场,打好“主动仗”、做足“提前量”,确保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好、交接好、管理好。

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将新建3条跑道、70万平方米的T5航站楼和35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投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的需求,为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争做西部示范提供有力支撑。

回望过去20年,强引领、固根基,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20年来,西部机场集团党委始终牢记“国企姓党”,把党的领导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确保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政治方向行稳致远。

——思想引领航向。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

集团党委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全体干部员工的“必修课”,在集团各级党组织中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动员好、组织好、贯彻好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每年组织全集团中层以上管理干部集中轮训……

健全学习机制,灵活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果,在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上下足硬功夫。全体干部员工的斗志更高昂、步调更一致,集团事业的发展前景更广阔。

——建强战斗堡垒。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集团党委坚持把落实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与推动发展“第一要务”相结合,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严格落实省国资委示范党支部创建要求,分阶段、有重点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坚持“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鼓励各基层党组织用好本地资源,创新开展各类党建活动,着力打造教育培训新阵地和对外宣传新平台,全集团共设立党员活动室73个。

阵地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活动经常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

——践行使命担当。

大战大考,迎难而上,党旗始终在西部空港高高飘扬。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集团在定点扶贫、交通扶贫、产业扶贫等方面主动作为、多点发力,经过不懈努力,集团帮扶的4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集团连续7年在省级单位驻村定点帮扶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

受民航局委托,集团坚决扛起机场援建重任,先后有28名干部进藏参与建设管理,历时6年高质量完成援建任务,工程项目获得行业、地方政府高度评价。

守牢空中门户、承接重大保障、勇担建设重任、助力乡村振兴……集团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关键时刻豁得出、顶得住,用实干践行使命,以坚守诠释担当。

面向未来,以团结凝聚力量,服务发展大局——

集团将紧抓时代机遇,坚持主战场战略不动摇,发挥西安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带动作用,支持银川机场区域特色航空枢纽和西宁机场高高原区域航空枢纽建设,争取政策资金,推动航旅融合发展,支撑支线机场可持续发展,点面结合、因地制宜,逐步建成便捷通达、安全可靠、智慧先进、绿色低碳、协同高效的机场集群,同时,推进航空物流与航空货运联动发展,打造辐射“一带一路”的航空货运通道,培育航空货运新的增长点,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为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面向未来,以改革创新激发动能,厚植发展优势——

集团将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实现长远发展的有力抓手,以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加快改革政策研究,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全力攻坚改革任务,大力实施产业升级,着力增强航空运输核心功能,推动企业发展提质增效。在创新创效上持续发力,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全方位搭建创新研发体系,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创新成果应用转化,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全完善创新激励措施,营造浓厚创新氛围。以改革开创事业新局面,以创新赋能发展新突破。

面向未来,以奋斗书写成绩,坚定发展目标——

集团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全面创建“一流企业、行业标杆”的目标,绘就了事业发展新蓝图。集团将深入实施“主业提升、品质强企、建设强基、产业升级、改革创新”五大战略,梳理任务清单,明确职责分工,跟进责任落实,将严的要求、高的标准、实的举措贯穿始终,全面加强干部员工作风能力,靠实干立身、凭实绩说话、用实效检验,以更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投入到一流企业建设当中。

大道如砥,征途如虹。站在新的起点,西部机场集团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锚定争创一流的目标,踔厉奋发,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机场管理集团和国内领先的机场集群,矢志架构新的丝绸之路,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交通强国建设不懈奋斗。

(陈牧源)

西部机场集团供图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