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理论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08日
​推动新时代陕西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王永莉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陕西是文化大省,文艺精品层出不穷,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用好“两个结合”这个最大法宝,深入挖掘陕西文化资源,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时代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二个结合”为陕西文艺指明发展方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理论和制度创新提供了丰富滋养,涵养了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实践充分证明,“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陕西文艺是陕西坚定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时代精神的宝贵资源与重要载体,为不断推进“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贡献了独特的陕西元素。新时代陕西文艺要坚持“两个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夯实文化自信的根基,从灿烂的文明和悠久的文脉中开掘资源、汲取营养,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全力以赴满足人民对文艺题材、内容、形式、手段、媒介的创新需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真正担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光荣使命。

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陕西文化资源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陕西优秀传统文化是三秦儿女数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三秦大地的地域特色、风俗习惯与农耕文明,与陕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密切相关。《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纪传体例;《子虚赋》《上林赋》《二京赋》等汉赋名篇,展现了大汉王朝的经济发达与文化繁荣;唐代的诗书礼乐,展现了“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国气象;延安文艺彰显了民族危机下的爱国情怀;文学陕军植根人民,长期关注农村生活与乡土文化;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在陕西这片土地上,形成了文化深入生活、贴近现实、探求民族进步的深厚底蕴。全新改版的舞剧《长恨歌》成为陕西文旅、演艺的金字招牌;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以古装网剧《长安十二时辰》为原型,主打唐代市井文化沉浸式体验,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大唐不夜城里的“不倒翁小姐姐”“盛唐密盒”,以及大唐芙蓉园紫云楼中的东仓鼓乐纷纷火爆出圈……这些陕西文艺的新作,激发了三秦儿女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

拓展文艺赋能路径,打造文艺精品

推动陕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一是拓展文艺赋能路径,打造文艺精品,推动陕西文艺高质量发展。打造陕西特色文艺IP,着力培育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西部演艺、陕西戏剧等特色文艺品牌。大力实施文艺精品战略与数字文化强省战略,寻找陕西文艺与现代生产生活的契合点,让传统文化艺术焕发新活力。二是文艺为体、科技为用,科技文艺双向赋能。实施“文艺+科技”融合战略,打造陕西文艺经典,打造特色文艺创意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如,华阴老腔与现代摇滚乐携手前行,谱写现代音乐新篇章;东仓鼓乐成功入驻抖音平台,演绎另类传统非遗艺术;大唐不夜城《唐朝诡事录·西行》国潮沉浸剧场,依托网剧《唐朝诡事录》,借助VR、AR等现代科技手段,解锁“文艺+科技”线下娱乐体验新方式。倾力打造白鹿原影视城、易俗社文化街区等,推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强化数字赋能文艺,增强陕西文艺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三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动文艺工作者下基层。持续推进“到人民中去”“好歌唱三秦”“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增强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互动,讲述陕西故事,展现陕西形象。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