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孙萍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是战略性支撑。近年来,陕西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省内知名高校吸引和集聚人才的优势,推动建立高校引进、校企共同使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新模式,更好契合国家重大战略和我省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解决企业引才难、留才难等问题。
高校在理论前沿研究、科研人才引育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企业在产品开发、成果推广等方面有丰富经验。以人才为桥梁,加强校企合作,让既是高校科研人员又是企业技术能人的“双料”高精尖人才,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提升专业能力,加快产品研发步伐。这样既可以降低高校用人成本、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又可以使企业开展科研攻关所需人才得到保障,实现多方共赢。
搭建人才桥梁要有好的抓手。陕西积极探索运用“校招共用”“三池一机制”等引才用才模式,为重点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及科技成果转化集聚优秀人才。“人才池”,让高校从实际出发,对接企业需求引才聚才,打破学校用人“围墙”;“资金池”,由专项扶持引导资金、企业“揭榜挂帅”资金及高校筹措资金等构成,用于人才引进和保障;“项目池”,其中项目主要来自省内重点产业链,畅通了校企信息共享渠道,助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三池”对接机制,既可以使教育科技人才各尽其能,又可以做到三者协同聚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部署改革,要求突出教育科技人才这个“融”的关键。只有不断创新引才用才模式,更好发挥科教优势,着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和高能级聚才平台,才能让优质人才要素不断向重点产业链集聚,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