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在三秦大地看中国巨变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30日
一座“原”的快速崛起

西安伯肯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霍强

“目前,我们已实现复杂深孔类零件的批量生产,产品质量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9月20日,在秦创原泾河新城智造创新产业园,陕西深孔智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西安石油大学退休教授刘战锋说。

2022年3月,陕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实施方案发布。受益于此,当年8月就要退休的刘战锋实现了多年的成果转化梦,在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顺利创办了企业,找到了退休后的“新活法”。

刘战锋的创业故事不是孤例。近年来,陕西充分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和“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不断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一座创新创造的“高原”正在迅速崛起。

“三项改革”解开“细绳子”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刘战锋就跟随导师从事复杂型腔深孔精密成形技术研究,最终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可为航空航天、石油勘探、高速铁路等领域提供深孔加工技术应用与产能优化解决方案。

以国产大飞机起落架为例,在保证强度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从内部进行减重是轻量化设计的最佳途径。但是,这看似简单的要求,却面临着一系列加工技术难题。

“加工1个起落架,使用传统工艺需要三四周时间,而使用我们的技术方案只需要两天,而且成品质量更高,成本也只是原来的十分之一。”刘战锋说。

研究了大半辈子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却受限于职务科技成果管理的条条框框,难以将自己的科技成果顺利转化、造福社会,这曾经让眼看就要退休的刘战锋不免遗憾。

“作为一名老科技工作者,国家和省上这些年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变化令我振奋。20世纪80年代,我们的实验室十分简陋,有时甚至得去‘蹭’企业的实验室,科研经费也很紧张。现在,我们实验室的高端设备基本齐全,经费方面有各种政策支持。如今,省上又推出‘三项改革’,把束缚科研人员的‘细绳子’解开了,让我们赶上了干事创业的好时代。”刘战锋说。

正是如此,围绕把科教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2021年3月,陕西正式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三项改革”为牵引,陕西一大批高校团队、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走下“书架”、走上“货架”。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参与改革单位达到157家,3.1万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1736家。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我们落户秦创原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这里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办事效率高。”9月19日,西安伯肯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莉说。

从2023年9月签约入驻秦创原,到今年7月正式投产,徐莉对秦创原在房租、税收及厂房装修改造等方面对企业的帮助高度认可。

“像我们的核心产品车载供氢系统,其耐用性和抗氢蚀性能高,能够精确控制氢气流动,实时监测氢气状态,实现了国产替代,比国外同类产品价格便宜一半以上,可用于氢能重卡等交通运输领域。”徐莉说。

事实上,秦创原吸引徐莉的,除了周到的助企服务,同样重要的是这里氢能企业集聚,往往“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企业之间能够非常便捷地进行资源整合,实现降本增效、协同发展。

从原来的“墙里开花墙外香”,到现在吸引了一批像徐莉这样的“孔雀西北飞”,近年来,陕西以秦创原建设推动创新生态提优,以开展“三项改革”试点力促创新转化提速。2023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是2020年的2.34倍、2.97倍、2.70倍。

“在省科技厅的指导下,西咸新区正在建设秦创原氢能产业创新聚集区,从上游制氢、中游储氢到下游用氢,产业链完备、利好政策频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主任杨稣介绍。

氢能产业创新聚集区的打造只是一个缩影。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陕西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包括氢能、光子、新材料等在内的20个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强化溢出、辐射、带动效应,力争到2026年聚集区内各类主体营业收入总规模突破“万亿级”大关。

“合”聚变释放新动能

9月4日,总部位于上海的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斯柯”)与西咸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建设低空经济融合创新研发中心,探索打造低空经济生态圈。

作为首批入驻秦创原总窗口的企业之一,2021年3月以来,卡斯柯已在“原”上登上了一座又一座“山峰”:负责建设的西安地铁16号线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已投入使用;组建了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线上线下的周到服务,让我们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卡斯柯执行董事、总经理黄毅说。

3年来,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在人才支撑、金融赋能等方面为入“原”企业提供了系列优质服务。同时,通过推行“西安研发、地市转化”“创新协同、地市联动”等模式,总窗口与地市共建了6个“双向飞地”和25个协同创新基地。

好环境会“说话”。陕西以秦创原建设为牵引,全方位强化政策、服务、人才、金融等创新要素供给,“近悦远来”的科创生态逐步形成。2021年至2023年,陕西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达10.3%,2023年全省财政科技投入是2020年的2.38倍。

“三项改革”推行的“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先使用后付费”等陕西做法,体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领科技强省建设,更好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和‘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注入强大动力。”省科技厅厅长姜建春说。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