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26日
汉阴县生态渔业全产业链逐步完善——
好水养好鱼

汉阴县涧池镇新华村的“渔光互补”特色庭院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齐珂雨 通讯员 吴静文

9月19日,走进位于汉阴县城关镇月河村的丰都殿水库,记者看到,大小不一的桃花鱼在鱼塘里畅游,工人忙着捕鱼、收网、装车……

近年来,汉阴县将生态渔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逐步完善生态渔业全产业链。2023年,汉阴县水产养殖1.2万余亩,生态渔业全产业链产值达3.44亿元。一池池清水映出鱼肥、人富、业兴的新图景。

走出渔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进入9月,陕西硒旺庄园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邱冠嘉格外忙碌,他养殖的富硒澳洲淡水龙虾处于收获期。观察龙虾长势、更换饲料……每天的日程,他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邱冠嘉从事淡水龙虾养殖20余年,具有非常丰富的养殖经验。“我在100余亩水塘里进行藕虾鱼种养,龙虾产量一亩能达700斤左右。”邱冠嘉介绍,藕塘为龙虾生长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龙虾排泄物又为藕塘增加了有机肥料,一池多收、高效生态。

“我计划在汉阴县建立标准化育苗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将淡水龙虾养殖规模扩大至1000亩以上。”提起未来的规划,邱冠嘉信心满满。

近年来,汉阴县生态渔业从库塘天然养殖的单一形式,逐渐走上藕鱼综合种植养殖、陆基高密度养殖等多元化生态养殖新路子。汉阴县还将渔业发展与庭院经济、光伏产业等结合起来,进一步壮大渔业产业规模。

在涧池镇新华村,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利用农户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建设陆基高位鱼池38个,在59亩光伏发电设施中套建陆基高位鱼池150个,辐射带动120余户农户发展光伏养鱼。

“我们采用‘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民’的合作模式,实现渔业养殖由分散、粗放、低效向规模、精细、高效转变,实现村集体和养殖户双增收、共富裕。”新华村党支部书记邓勇说。

开启智慧养鱼“指尖模式”

9月10日,在汉阴县涧池镇军坝村智慧渔业养殖基地,放眼望去,60余个鱼池错落有致地排列,鸭嘴鱼、鲈鱼在池中畅游。生机勃勃的景致背后,一套“看不见”的智慧养鱼系统正在“掌控”一切。

汉阴县畜牧中心主任吴大印介绍,该基地资产归村集体所有,通过村上出项目、企业出技术,实现统一鱼苗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市场销售。为提升养殖效益,基地启动“智慧渔业”信息化建设,渔业养殖逐步实现了自动化、科学化、标准化。

“以前养鱼靠经验,工人每天要测量几遍鱼池的基本数据,遇上高温天气、临时断电、缺氧等突发情况,损失非常大。”汉阴县渔业协会会长陈小松说,如今,通过手机就能实现自动投食、自动增氧、自动监测水质水温、自动视频联网监测等,实时监测和管理鱼池,降低人力成本和养殖风险。

2023年,军坝村智慧渔业养殖基地共投放鱼苗8万尾,年产鱼可达9万公斤,产值2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

“我们正努力迈向科学养鱼、高效养鱼、生态养鱼阶段。”军坝村党支部书记邹吉华说,基地还将进一步实现高密度、高产值、高效益的标准化养殖,让水产养殖更加安全、健康和绿色。

打好生态渔业发展“融合牌”

9月10日,记者步入汉阴县双乳镇千亩荷塘生态观光园,碧绿的荷叶层层叠叠,数万尾鱼虾在塘中游弋,呈现出一幅“荷在水中长,鱼在荷下游”的美丽画卷。

“在千亩荷塘景区,游客除了可以观荷赏莲,还可以在‘花栖玥·朱鹮的家’民宿餐厅品尝别具特色的全藕宴。”双乳镇双乳村党支部书记沈顺桂说,双乳村推动渔业精细加工、生态餐饮、休闲观光等融合发展,构建起“生产—观光—加工—销售”产业链,有效提升生态渔业发展水平。

在陕西潜虾食品有限公司的一间厂房内,工人正忙着将烘干好的鱼干密封装袋,另一间厂房内的铁架子上挂满了用辣椒粉、花椒粉等香料腌制过的鱼。

企业负责人王世锋介绍,公司建有小龙虾和渔业生态养殖基地700亩,小龙虾系列产品加工生产线和负196摄氏度液氮超低温速冻水产品预制菜品加工生产线各一条。此外,该公司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虾壳、鱼下脚料等废弃物加工成虾粉、鱼粉等产品,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我们正在建设水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生产线投产后预计年加工小龙虾、鱼头等产品2500吨,年产值达6000余万元。公司还将发展预制菜产业,探索更广阔的销售渠道。”王世锋说。

“随着一系列产业规划精准落地实施,资源互补、业态共享、机制共建的汉阴县生态渔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汉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沈涛说,下一步,汉阴县将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一批经营主体,策划包装一批项目,做好水产品深加工,促进生态渔业三产融合发展。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