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周明
一条横幅,三张桌子,四五块展板。8月27日早上,在西咸新区上林街道国润城小区门口的早市上,一场“简易”招聘会正在进行。
“我就住在附近小区,想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这样能顾上家。”“之前断断续续有一些工作经历。有什么岗位适合我这样的‘宝妈’吗?”
这场早市招聘会上,求职者的诉求大抵如此。这是西咸新区推出的就业早市系列活动的第九场,虽没有大型招聘会的人头攒动,但有不少路过的市民和提前登记的求职者前来咨询。
“就业早市是我们创新‘家门口’就业服务模式的重要载体,主要面向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以及离校未就业大学生等群体。为方便群众参与,招聘会一般开在人流量比较大的早市。”西咸新区就业服务驿站负责人陈志新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陕西聚焦重点群体,全力推广“家门口”就业服务模式,通过政策送上门、培训进社区等举措,提供更加多样的就业服务,帮助求职者在“家门口”就业。
相比于传统招聘会,“家门口”招聘会更注重“小而精”。上林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朱征说:“招聘会开到群众‘家门口’,提供的岗位也大多来自辖区内的企业,能更好地满足求职者‘离家近’的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成为许多社区居民求职的首要诉求。不过,要满足这个看似简单的心愿,往往需要多部门联手。
为了让招聘服务直抵群众心坎,我省各地人社部门、街道(社区)及就业服务驿站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尽力挖掘离家近且匹配群众需求的就业岗位。
在陕西多地,“小而精”的招聘会不仅开进了早市,还开进了人流量大的夜市。
这个夏天,咸阳市举办了多场夜市招聘会。企业“摆摊”亮岗,求职者“逛街”择业。在西安,多个区(县)将招聘会开进夜市,除了企业的招聘摊位,还有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服务专区。
“小而精”的“家门口”招聘会也受到企业的欢迎。“通过参加早市招聘会,我们招聘了近70名员工。这种点对点、精准化的招聘会更契合我们中小企业的需求。”艺德家政西咸运营中心负责人李朝晖说。
对求职者而言,走出家门,或许就能“邂逅”一份适合的工作。
6月,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进一步巩固加强稳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夯实基层服务基础,到2024年底,建立50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
今年44岁的焦改萍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干练。这位西安市长安区的“宝妈”因为要照顾孩子上学,此前反复经历求职与辞职。
“有些工作还不错,但时间一长,还是没办法照顾家里,只好放弃,再寻找更合适的岗位。”焦改萍告诉记者,7月初,一场“家门口”的早市招聘会为她提供了更加合适的岗位。目前,她已入职一家家政公司。
“无论是地点还是时间,现在的工作都很契合我的需求。工作之余,我还可以接送孩子上下学。”焦改萍说。
焦改萍期待,政府及社会各界能更加重视“宝妈”群体的就业问题,用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政策和方式,鼓励并支持她们在“家门口”好就业、就好业。
“宝妈”群体的期待也是陕西稳就业工作的着力重点。根据政策,陕西将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优化“家门口”就业掌上服务,将“人找岗”与“岗找人”结合,延伸就业服务触角,常态化地将就业服务融入高校、公园、商超等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