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05日
如何抓住“看不见的手”?
——“养兔达人”冯黎明的“市场经”

本报通讯员 任文吉

8月22日早上,佛坪县西岔河镇三教殿村的冯黎明像往常一样巡查兔舍,确认各项设备运转正常后,才放心离开。

冯黎明养兔已有9年。养殖产业受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较大,冯黎明不断学习和创新养殖技术,成为当地有名的“养兔达人”。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

看法一:“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要根据市场行情调整”

8月22日,三教殿村的安子沟,朵朵白云飘浮在天空,几座黑瓦土墙的老房子掩映在庄稼和绿树之间。这些老房子,是搬迁户留下的闲置房屋,也是冯黎明从2018年起租用的养殖场所。

早在2015年,冯黎明就尝试养兔,但因为父母先后患病,他根本无钱扩大规模。2016年下半年,冯黎明家被列为因病致贫户,父母得到健康扶贫政策帮助,他也得到政府的产业贴息贷款。好政策加上自己的努力,2018年,冯黎明家脱了贫。

冯黎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养兔上。“我养了近3000只兔子,规模是创业初期的10倍。但是,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要根据市场行情调整。”冯黎明拿出一本养殖台账,指着去年以来的销售记录说,“受大环境影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肉兔出现滞销,导致我亏了本钱。市场是周期性波动,我们养兔行业的人常说‘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十年一轮回’,一定要咬牙坚持住,不要放弃。”

看法二:“个人不能改变市场行情,但可以降本增效”

养兔光靠坚持还不行。冯黎明说:“个人不能改变市场行情,但可以降本增效。比如,可以从技术、管理等方面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尽可能消除亏损。”他介绍,疫情前,他的兔子1公斤能卖到26元,每个月纯收入1万多元。今年3月,兔子1公斤只卖10元;6月,价格反弹到1公斤11元;7月回升到1公斤14元。

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为了提高养殖成活率,他购置设备,学会自制兔笼;添置水帘、排气扇等设施给圈舍通风降温;购买自动清粪机保证圈舍干净卫生;安装电子监控对兔群进行24小时监控;根据试验数据筛选适合自家兔子的饲料。

网络把久居深山的冯黎明和全国大市场联系起来。冯黎明说,过去一天喂两次兔子,人忙碌不说,还惊扰兔群。后来,网友告诉我,兔子是晚上进食白天休息,我就改成每天下午5时喂食一次。这样,兔子晚上吃了白天睡,不仅长得好,病也少了,仔兔成活率保持在95%以上。

看法三:“尽力做好自己的事,适应市场”

每天下午,冯黎明都会提着一筐新鲜的宽叶青草来到兔舍。这时,兔子就会竖起耳朵凑到圈门口来。“我种的这种草叫苦麻菜,能帮助兔子消化、提高兔肉品质。”冯黎明说。

不断学习、总结、创新、应用,是冯黎明养兔成功的法宝。通过9年的磨炼,冯黎明总结出目前肉兔养殖户在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没技术、没品质、盲目性。“没有一成不变的行情。要尽力做好自己的事,适应市场。‘萝卜快了不洗泥’。抱着‘见好就收’‘不行就跑’的想法和做法是搞不好产业的。”冯黎明说。

说到下一步发展,冯黎明表示,他暂时不想扩大规模。“前些年,我家的兔子存栏量每年在3400只左右,每月出售1400只左右,每月的利润有1万多元。面对今年的行情,我控制兔群规模。这样,饲料、人力都能省下来,让我可以静下心来抓技术和管理。等以后价格好起来了,再恢复到原来的存栏量。”简单朴实的话语中,透出他发展养兔产业的信心。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