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05日
西安理工大学超六成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三项改革”变“不敢转”为“主动转”

本报记者 张梅

“得益于‘三项改革’,我们的研发效率整体提升了30%,孵化的公司已建成10余条生产线。”8月27日,西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师米天健介绍,在“三项改革”先使用后付费等政策引导下,团队成果顺利转化,相关产品将有力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航天引擎、飞控液压等先进流体动力零部件的研发和升级。

作为秦创原建设示范高校、“三项改革”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西安理工大学坚持“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的理念,积极推进“三项改革”政策落地落实。近3年,该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超过60%,通过赋予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及作价入股等方式,创办、参办科技型企业30余家。

围绕教师“不敢转”的难题,西安理工大学制定“1+1+N”制度体系,3000余项科技成果实行单列管理,退出现有国有资产管理范畴,不纳入保值增值考核范围,建立尽职免责机制,变“不敢转”为“放心转”。

西安理工大学修订《职称评聘管理办法》,在教师教学研究型系列评聘标准中增加了科技成果转化可选项,等同于承担纵向项目或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设立成果转化型系列标准,激励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贡献突出的教师,变“不敢转”为“主动转”。近3年,受益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教师有20余人,其中4人晋升教授、6人晋升副教授。

围绕“缺钱转”的难点,西安理工大学出台《西安理工大学“技术入股+现金入股”管理办法(试行)》,探索社会资本、横向结余经费共同出资成果转化模式。“技术入股+现金入股”模式让高校、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公司形成利益捆绑,成果完成人全程指导和参与成果转化,降低失败风险,变“缺钱转”为“共同转”。

有了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可用于出资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后,西安理工大学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股权管理问题,推出科技成果股权管理新模式。依托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托管”平台,通过以服务换股权、服务换收益等方式,学校创业团队可以享受投资机构对接、管理运营、产业对接等专业化服务。这一做法成功解决了学校缺少产业化资金及运营团队等问题,进一步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成果转化,提高了成果产业化的成功率。

“三项改革”大大提高了西安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改革带来的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互动,反哺学校的科研和教学,促进学科交叉与创新,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近3年,西安理工大学科研经费年均增长近15%,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数量增长近30%。“十四五”以来,该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55项,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40余项;共签订横向项目3378项,获得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9.6亿元。截至2023年末,该校专利转让数居全国高校第35位、在陕高校第5位。2023年,该校发明专利授权数排名全国本科院校第62位、在陕高校第4位。

“我们将继续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高质量发展,以校地、校企、校校深度合作为抓手,充分发挥人才、科技资源优势,汇聚校内外优质资源和要素,探索科研创新机制,提高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等领域科研成果转化率,解决相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贡献。”西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李智军表示。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