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生态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0日
集雨补灌技术助力陕北旱作农业稳产增产
点滴水浇灌“希望田”

靖边县天赐湾镇许台村旱作农业拦提蓄补“四位一体”集雨补灌工程,可对八百亩玉米地进行补灌(资料照片)。 本报通讯员 文明宜摄

本报记者   吴莎莎

8月12日,在榆林市靖边县天赐湾镇银湾村的一处农田里,一株株玉米整齐排列,长势喜人。村民赵如金指着眼前的庄稼说:“看这玉米长势多好,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过去,干旱的时候,地里没水浇,玉米枯黄打蔫,我心里再急也没有办法。如今,不怕干旱时没水浇地了。”

带给赵如金底气的,是靖边县推广示范的拦提蓄补“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靖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吴清亮告诉记者,天赐湾镇从去年开始推广普及这项技术。500余亩农田因为这项技术,亩产增加280公斤,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为解决极端天气导致农作物减产的问题,201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陕西崇仁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等单位研发拦提蓄补“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随后在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推广。

靖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艳告诉记者,靖边县部分乡镇和村组自2022年开始建拦提蓄补“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项目库,并成功申请项目资金,让这项技术得以推广运用。

在陕北,干旱一直是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5月至7月,延安、榆林两市多地出现了严重的干旱,农田不同程度受旱。7月7日至11日,由省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在延安市宝塔区、榆林市榆阳区等地进行了关于节水灌溉方式的调研。结果显示,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有效缓解了旱季农业用水紧张的局面,拦提蓄补“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在丘陵沟壑区的应用场景更广泛,可减轻旱情对农作物的影响。

省农业节水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院院长赵西宁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他告诉记者,拦提蓄补“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利用沟道坝、截潜流等方式拦蓄雨洪资源,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提水,使用防蒸发高分子织物蓄水池和装配式蓄水池等进行高位蓄水,采用膜下滴灌、微孔陶瓷根灌、涌泉根灌等技术进行补水,可有效解决农作物关键生长期的缺水难题,多途径协同实现雨水资源高效利用。

目前,该技术成果已入选农业农村部及我省2024年农业主推技术,被列入2024年陕西省委一号文件和《陕西省“十四五”农业节水行动方案》示范推广。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刘忠雄表示,截至目前,该技术在榆林市已累计推广10余万亩,成效显著。

8月11日,在子洲县清水沟现代农业园区里,小型拦水坝调节水位,光伏提水泵站有序运转,高位蓄水池储存水源,自动控制云平台精准调控,水肥一体化设施高效运作。

园区总经理王岗介绍,利用智慧集雨补灌技术,园区增产20%以上,节水17%以上。这不仅提高了苹果的产量和质量,还减少了苹果生产中的人员投入,降低了用工成本,提升了苹果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智慧集雨补灌技术在拦提蓄补‘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可通过自动控制云平台等智能化手段实现更精准、更高效的雨水收集和灌溉管理。”省农业节水技术体系秘书长蔡耀辉说。

省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任利宇表示,通过实施拦提蓄补“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陕北地区的节水灌溉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原本的旱田变成了补灌田,耕地产能得到大幅提升。同时,该技术促进了当地种植结构的调整,使原本只能种植荞麦、谷子等杂粮作物的土地可以种植玉米等作物。此外,该技术在电网覆盖不到的山区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光伏发电将就近的地表水源利用起来进行提水灌溉,在干旱时为农作物提供了“救命水”。

拦提蓄补“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正逐渐改变着陕北地区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晓东表示,拦提蓄补“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在全省农业抗旱稳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