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文化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0日
为陕西戏曲传承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本报记者 师念 见习记者 李怡佳

8月5日至10日,2024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汇演青年秦腔演员折子戏展演在铜川剧院精彩上演。青年演员张耀栋、杨静、罗元喆分别带来《八大锤》《三堂会审》《黄鹤楼》等演出,受到戏迷的热烈欢迎。

近年来,陕西不断加强戏曲后备人才的传承培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自2021年起举办“薪火相传·名家传艺”系列活动,为优秀中青年演员举办了4届个人专场演出月活动,推出30余位优秀中青年人才。这些中青年人才已成为陕西戏曲艺术赓续传承的中坚力量。

“舞台是戏曲艺术的灵魂,优秀中青年演员是秦腔事业的接续者、传承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介绍,为了给中青年演员的成长搭建更多展示平台、提供发展空间,陕西积极举荐中青年演员参加全国各类戏曲展演、剧目演出,为中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机会,壮大艺术人才队伍,为陕西戏曲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6月9日至7月8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第四届优秀中青年演员个人专场演出月活动举办。

师大庆、孙筱、武晓西、李毅盟、张耀栋、李迎、唐喜良、郭楠楠、陈黎9位优秀青年演员共演出18场。秦腔传统戏《金沙滩》、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秦腔古典剧《再续红梅缘》等经典剧目以及经典折子戏专场精彩呈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影音号直播累计观看超20万人次。直播期间,各演出团有专人解答观众有关剧目、演出特色的问题,受到现场观众和线上观众的普遍好评。

6月24日和7月9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先后两次为个人专场演出组织召开座谈会。专家对中青年演员在舞台上呈现的艺术作品表示肯定,并从表演、唱腔、人物塑造、艺术素养等方面逐一剖析,提出具体意见建议。

今年4月28日,由同名歌曲改编的秦腔版《上春山》音乐短片上线,3天内在网络平台的累计播放量超过100万次,获得众多网友转发及点赞。秦腔版《上春山》是对秦腔进行创新呈现的有益尝试,也是推进“戏曲+旅游”的重要举措,参演演员平均年龄只有25岁。

在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公布的2024年度陕西省艺术创作资助项目立项名单中,秦腔历史剧《远古的家书》入选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青年作曲家闫岩入选青年艺术人才资助项目。秦腔历史剧《远古的家书》由青年编剧马辉创作,已先后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3—2025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新创剧目名单》(初选)、省委宣传部2024年度重大文艺精品扶持项目。

李梅表示:“我们将不断健全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文艺后备力量储备、文艺人才管理等机制,推动我省戏剧事业创新发展。”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