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17日
一封家书,连接两岸血脉亲情

本报记者 刘枫

从台湾高雄到陕西宝鸡,时隔34年,强富翔终于将父亲的照片带回了故乡,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让老人“落叶归根”。

8月13日,在“相约长安·青春同行”2024陕台文化交流周开幕式上,出现了海峡两岸亲人重逢的感人一幕。台胞代表、中华两岸人民和平交流协会副理事长强富翔,与失联多年的亲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一切要从一封泛黄的家书说起。

“我名字中有个‘翔’字,取自‘凤翔’,这是我的根脉印记。”强富翔祖籍在宝鸡凤翔。34年前,他的父母千里迢迢从台湾回到陕西探亲,留下了一段珍贵的记忆。遗憾的是,后来由于双方通信地址变更等原因,寄出的一封封家书没了回应,他们逐渐与老家亲人失去了联系。

“水有源、树有根。父亲生前一再叮嘱我们,一定要回陕西找到亲人。前不久,得知我要带台湾教师团队回陕参加陕台文化交流周活动,我母亲翻出了一封十几年前的家书。信里有对亲人健康、子女就业等方面的关心,体现了深深的牵挂,让我很受触动。”强富翔告诉记者,他立即联系陕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把书信翻拍后发给了工作人员,希望对方能帮忙寻找失联多年的亲人。

“很感谢陕西省台办,凭借零星的信息帮我们找到了亲人,我们全家都喜出望外。”强富翔说。

对家住凤翔的张建青一家来说,能联系上台湾的亲人,他们同样惊喜。

“30多年前,舅舅、舅妈曾回来探亲,我一直忘不了当时的情景。”强富翔的表哥张建青说,“我母亲生前一直念叨远在台湾的亲人。现在一家人久别重逢,没有比这更高兴的事了。我们以后一定会经常联系、常来常往。”

一湾浅浅的海峡,隔不开深深的思念。

尽管从小在台湾生活,强富翔对陕西却有着特殊的情感。以前,父亲会自己在家做裤带面,还会指着地图上陕西的位置给他讲家乡的故事。这些场景,强富翔历历在目。

“我在台湾眷村长大,对祖国大陆并不陌生。这次回到故乡,我尝到了记忆中父亲做的面食的味道,很亲切。过段时间,我会和母亲、妹妹专程回来,与亲人团聚。”强富翔说。

作为中华两岸人民和平交流协会副理事长,强富翔长期致力于海峡两岸经贸、人文、教育、农业等方面的交流交往,并促成了一系列友好合作。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会继续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为两岸融合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强富翔表示。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