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陕西科技大学社会实践队在甘泉县了解工业遗址情况(资料照片)。
©摄图网
本报记者 吕扬 实习生 赵卓颖
走出校园“小世界”,迈进社会“大课堂”。暑期,我省高校学子纷纷走出校园,热情投身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活、服务人民、探索真知。
“行走的大思政课”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假期生活,还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前行
今年暑假,陕西科技大学“陕甘宁边区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实践团”的16名师生从西安出发,到延安、榆林等市的6个区县调研了18处陕甘宁边区工业遗址,累计行程1500余公里。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陕西科技大学的师生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前行,感受革命先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思索着、交流着、感悟着。那些陈列在学校博物馆内的图文和实物展品,那些红色印记和其背后的故事,仿佛鲜活起来,生动地呈现在同学们眼前。
“社会实践的过程,是一次自我教育和精神洗礼的过程。我深刻感受到,先辈们对工作的热爱、对创新的追求、对困难的挑战精神是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在社会实践结束返回西安当天,实践团学生李宇萌写下这样的感悟。
8月12日,在陕西科技大学中国轻工业博物馆内的陕甘宁边区工业展区讲解陕甘宁边区工业发展史时,李宇萌还给来参观的嘉宾分享了参加社会实践的感受。
陕西科技大学已连续4年利用暑假开展陕甘宁边区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实践调研活动。4年来,实践团实地走访61个乡镇,开展科普现场宣讲座谈42次,发布68篇科普推文,制作了31个科普宣讲视频和24个专题采访视频。
第二次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赵欣欣说:“通过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这些遗产是历史的见证,让我们学到了书本上未曾详述的历史细节,更认识到作为一名青年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书写民族团结的生动故事
8月6日,回到西安不久,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就收到了一封来自新疆阿拉尔市托喀依乡喀尔墩村的感谢信。
“贵校实践队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故事。”感谢信中写道,“希望与贵校再次携手深化合作,共同为民族团结、乡村振兴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托喀依乡地处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喀尔墩村是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单位。
今年暑期,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延安颂·塔河情 民族团结青春行”社会实践队第二次来到喀尔墩村。
“希望同学们能够俯下身子,脚下多沾一些泥土,将课堂所学知识回馈社会,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体验乡村振兴成果,以青春力量维护民族团结。”教师孙运增第二次带队来到喀尔墩村。他一路上反复告诉同学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在喀尔墩村近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队员们组织村里的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他们讲述红色故事,传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5名实践队师生与村民同吃同住,在开展乡村调研的同时帮助村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实践过程中,热情的村民会用不标准的普通话与我们交流。为了让我们体验当地特色美食,村民还给我们烹饪好吃的饭菜,让我真切体会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氛围。”实践队队员程实说。
据介绍,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已经连续10年前往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开展教育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社会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6200小时以上,多次获得省级及以上“优秀实践队”荣誉称号。
增强服务基层的坚定决心
“推动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希望同学们在服务基层中增长知识,探索促进农村低碳发展的解决方案。”西安理工大学乡村社会实践服务队指导教师张锐说。
暑期,西安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在西安市长安区、蓝田县开展了一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农村新能源发展现状,推广乡村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
在光大环保能源(蓝田)有限公司等能源类公司,同学们详细了解企业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生活垃圾低碳无害化处理和焚烧发电过程,加深了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
电气专业学生张塬宸说:“通过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后续的实践活动、学习和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在乡村调研中,队员们深入蓝田县前卫镇、安村镇、三里镇等地,了解清洁能源的利用情况和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的做法,普及用电节能知识,向村民宣讲低碳农业和绿色生活方式。
在三里镇樊家村,实践队与村党支部书记杨养儒深入交流,了解村里的低碳举措和历史文化。实践队还在这里通过多种方式宣传低碳政策和清洁能源概念,解答村民的疑惑。
带队教师卢辰宇说:“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储备,还增强了服务基层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