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15日
以“金融妙笔”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写在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20周年之际

陕西农信信贷支持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凤凰茶山产业发展。

陕西农信客户经理深入农业园区为客户办理“秦e贷”。

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实施五大专项行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与水平,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从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如今走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带领陕西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陕西农信”)始终秉承“金融为民”初心,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围绕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生活等关键领域加大金融供给,深入推进“党建+金融”服务模式,全面实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助力产业振兴”“农村金融夯基”三大工程,打造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的网络体系,把更多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广袤农村大地持续浇灌“金融雨露”。截至6月末,陕西农信以占全省同业13%的存款,发放了全省同业95%的脱贫人口小额贷款、63%的普惠型涉农贷款、56%的创业担保贷款、55%的农户贷款、45%的县域贷款和31%的涉农贷款。2021年至今累计发放支持乡村振兴信贷资金8491亿元,省联社连续两年获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优秀单位。

加大服务力度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来自汉中市留坝县江口镇漩滩村的黎源,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为贴补家用,他17岁便开始外出打工。后来,留坝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就业政策,经过近半年的市场调研,黎源决定返乡回家搞种植养殖。2017年初,黎源与经营蜜蜂养殖合作社的姚祖元合伙成立了深山源养蜂合作社,养殖中华蜂、销售蜂蜜产品。同年8月,时值当地举办“寻蜜节”活动,面对大量订单,合作社资金周转不足,留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第一时间便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并为其合伙人办理创业担保贷款10万元,解决了合作社资金难题,为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7年多来,留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累计为黎源与其合伙人和企业发放扶贫小额贷、脱贫巩固贷、创业担保贷等信贷资金超300万元。如今的黎源已是年营业额超过1300万元的留坝县深山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致力于发展天麻、蜂蜜、香菇、西洋参等秦岭特色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百余位村民增收致富。

这只是陕西农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一个缩影。

脱贫攻坚期间,陕西农信创新形成“5321”扶贫小额信贷模式,支持扶贫产业联农带农经济发展,用心用情抓好驻村帮扶工作,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583亿元,带动38万贫困户创收增收。为更好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以来,陕西农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常态化开展脱贫人口信贷需求摸排,有效满足脱贫人口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将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地区、脱贫人口倾斜,压实督帮责任,强化驻村帮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2021年至2024年6月末,累计向脱贫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脱贫人口投放贷款7216亿元、3831亿元和412亿元。省联社连续三年在省级单位定点帮扶考评中获“好”等次。

创新服务模式 夯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础

“今年的春茶能顺利采摘,还真的要感谢安康农村商业银行双龙支行的信用贷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陕西新农高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谢贤丙感激地说,“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就为前年办的贷款头疼起来,眼看还款日马上到了,但清明前后又正是大量用工用钱之时,正在我为资金犯难时,双龙支行的工作人员汪谦主动上门找到我,给我介绍了‘乡村V贷·茶叶贷’这款产品,额度高、办理快,还是纯信用贷款、随用随贷,根据我的企业规模,能授信50万元,当天办,当天就能拿到款。关键时期,有了这笔钱作为周转资金,真是感动又感谢!”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一直以来,省联社带领陕西农信紧抓春耕备耕、“三夏”生产、秋收秋播等关键农时,大力支持现代种业振兴、设施农业建设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等,以“生猪贷”“羊乳贷”“茶叶贷”等55款乡村振兴信贷产品,充分满足“果畜菜茶菌”等产业发展资金需求。持续深化“行长+链长”金融服务机制,树牢“链式”服务思维,印发指导意见、制定服务方案、绘制思路导图、编印信贷支持索引、梳理重点企业名单,探索建立了覆盖全客群、全链条、全领域的现代农业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有效支持了眉县国家级猕猴桃产业园区、杨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一批联农带农产业园区发展壮大。三年来累计发放农林牧渔业贷款3000亿元,有力助推了现代农业产业振兴。

拓宽服务渠道 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2023年,宝鸡渭滨农村商业银行向陕西环保产业集团组团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6亿元,用于参与污染减排、水污染防治、大气环境质量提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生态修复等环境改造工程。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积极做大服务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这一交集领域上,省联社带领陕西农信紧跟“双碳”目标下农业农村发展形势,依托“秦创原”做好科技领域绿色信贷支持,加大产业链领域绿色信贷投放,支持传统制造业绿色升级、大宗消费绿色升级,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助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污染防治等,全力支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积极探索更为强有力的绿色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围绕“乡村规划建设提升工程”,推出“宜居贷”“园区贷”等信贷产品,每年累计发放乡村建设贷款百亿元以上,助力村容村貌、园区厂区提档升级。

与此同时,为持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品质,陕西农信从拓宽农村网点服务渠道、提升“三农”客户服务体验等方面展开行动,为农村金融建设提供基础保障。陕西农信92家行社覆盖市县、近2300个物理网点覆盖城乡、1.1万个乡村振兴“金融e站”及惠民金融服务群覆盖行政村,在西北地区构建起规模庞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全面实施“授信客户三年倍增”专项行动和“信用村(镇)创建”三年提升行动,以信用村(镇)建设为抓手,构建农村市场网格化运营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可得性,截至6月末已创建信用村4221个、信用镇189个。与省农业农村厅合作建设“陕农经”平台,以立体式、全过程、高效化的农村资产监管体系,护航全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截至6月末,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档率均超96%,其中农户授信141.87万户1149.15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3.03万户466.0亿元,个体工商户授信47.4万户852.81亿元。

强化服务保障 高效能助力农民富裕富足

王三翠是一位普通的巴山妹子。20多年以前,她每天辛勤劳作,想要过上好光景。2002年,陕西安康岚皋县着力发展旅游业的举措,点燃了王三翠想要创业的火苗,她在自家3间土坯房里尝试开办了村上第一个农家乐。2006年,她推倒土坯房,打算新建具有巴山民居风貌的升级版农家乐,有了想法的王三翠找到岚皋农村商业银行,办理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万元,从此开启了岚皋农村商业银行与她的一路相伴。2015年,岚皋农村商业银行了解到王三翠计划建设“标准化食品生产厂房”后,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服务,为其办理了合作社经营贷款50万元,有效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从2017年王三翠计划成立公司至今,岚皋农村商业银行累计为其发放贷款1600余万元,并安排专属“金融顾问”,提供财务管理、资金结算等服务。如今的王三翠成了岚皋县家喻户晓的创业致富女能人,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陕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省联社带领陕西农信全力做好农民生产经营、安家创业等金融服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3万名工作人员下沉一线,1万名客户经理走村入户,开展了限时办结、阳光信贷、绿色通道等快贷服务,落实落细了网格化金融服务、名单制精准营销、送金融知识下乡等工作机制;设立“首贷金融服务中心”92个、“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196个、“创业担保贷款专营机构”534个;联合省人社厅、团省委、省妇联等部门及担保公司,大力开展“三秦创业贷”“秦青优惠贷”“三秦巾帼贷”“三秦农担贷”等业务,实现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年翻番同业份额56%、“秦青优惠贷”同业份额35%、政府性融资担保贷款余额2年翻番规模过百亿。

乡村振兴,重任在肩,任重道远。下一步,省联社将带领陕西农信锚定目标、鼓足干劲,立足“三农”所需,聚焦“七个提升工程”,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农信力量。(高玉蓉 胡晓晓)

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供图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