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生态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06日
瀛湖“变脸” 百业兴旺

本报记者 申东昕

“以前,我们这里是地地道道的渔村,三分之二的村民都养鱼。一个合作社就有1000多个网箱。水质好不好,确实很难说。”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桥兴村村民代富安曾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渔民,靠养鱼赚钱的同时,心里也有几分对瀛湖水质的担忧。“现在好了,瀛湖‘变脸’了。湖面上再也看不到网箱,湖水也越来越干净了。”

瀛湖的“变脸”得益于当地对水生态的长效治理。

瀛湖因安康水电站大坝拦蓄汉江水而形成,是陕西省最大的河道型湖泊,承担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的重要功能。网箱养殖曾对瀛湖水质造成很大的影响。大量饲料在湖底沉积、发酵,造成局部水域水体富营养化。

2018年,为了保护汉江水质,瀛湖库区实行十年禁渔,取缔养殖户468户,拆解网箱3.15万口,推动瀛湖水质稳定在国家地表水水质Ⅱ类标准。

桥兴村坐落在瀛湖南岸。禁渔后,家住桥兴村的代富安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萌生了转行的念头。

代富安租了几间房子,张罗着在村里开了一家农家乐。

“现在,靠开农家乐,我的收入大幅提高。”8月1日,代富安高兴地说,“短短几年,无论是瀛湖的生态环境,还是我们的生活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民李见明是一位有10多年捕鱼打捞作业经验的老渔民。以前,他从事网箱养殖,每年能收获约5万公斤鱼。“虽然收入不错,但我看到了水产养殖对汉江和瀛湖的污染。在村委会的动员下,我拆除了网箱,决定另谋出路。”李见明说,“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我决定种植茶叶。”

李见明流转了50亩土地,在大家的帮助下,开始种茶。“现在,每年茶叶毛收入有20万元左右。茶园管理比较简单,每年茶叶采摘结束后,我还能出去打零工。”他笑着说。

“生态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今,村上的产业重心从渔业转向山林经济,村民种植茶叶、枇杷、杨梅、柑橘等。除此之外,一些村民开办了民宿和农家乐,村民的收入渠道愈加多元。”在保护瀛湖的号召下,桥兴村党支部书记唐汉邦带领村民搞种植业,开办茶叶加工厂,建设农业示范园区。他说:“截至目前,我们村种植高山茶叶2600多亩,种植瀛湖枇杷800多亩,开办特色民宿、农家乐18家。”

桥兴村的转变是安康市禁渔护水、转型兴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安康市出台《安康市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加强汉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的调查和监测评估,全面完成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开展“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我在汉江有条鱼”公益放流、种质资源保护区增殖放流等活动。

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安康市深入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引导企业补齐环保短板,加快推进地理标志产品全产业链建设,全面提升安康生态渔业品牌影响力,推动传统水产养殖场生态化、休闲化改造,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渔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如今的安康,天蓝水绿,青山环绕,人民安居乐业,一江好水带来了发展新机遇。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