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靳永安在位于西藏自治区左贡县318国道的东达山垭口拍照。 受访者供图
三秦都市报记者 姬娜 李佳
62岁的退休人员老靳,今年用时55天、骑行18614公里,先后穿越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7月2日回到西安。至此,他实现了3辆摩托车5次“摩旅”走遍全国的梦想……
老靳名叫靳永安,是西安人。退休前,他是西安市一所中职院校的行政人员。
“我们把骑摩托旅行简称为‘摩旅’。”7月22日,老靳站在心爱的“坐骑”陕AE06XX摩托车前,自豪地向记者分享手机相册里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时隔一年、初夏五月,金虎‘摩旅’、再踏征程。不炫车技、只晒照片,‘骑’乐无穷、乐在‘骑’中。”老靳5月9日在自己微信朋友圈里的这段话,宣告他开启了第5次“摩旅”计划。
这一天,在家人的支持下,老靳从西安出发。他历时55天,先后骑行穿越了陕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重庆、湖南、贵州、四川、西藏、新疆、青海、宁夏、甘肃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记者翻阅了老靳这55天的微信朋友圈,感受他的骑行之乐……
老靳对这次骑行用4个“之旅”来概括。首先是“红色之旅”。一路上,他参观了多个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月13日,他骑行来到位于山东省枣庄市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前,心情十分沉重。随后,老靳用手机敲出了一段感言,“勿忘国耻、居安思危。我们一定要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这是台儿庄战役给我们上的一课。”
“奔着理想而来,到嘉兴南湖边。”这是5月17日老靳分享在微信朋友圈里的文字。
老靳介绍,这次旅行也是一次“生态之旅”。他见证了祖国的壮美山川,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
5月22日,他骑行到福建省福鼎市时,只见路边连片的茶园和正在劳作的茶农,犹如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很奇妙!”6月6日,老靳骑行抵达重庆市洪安古镇,来到了有“一脚踏三省”之称的“三界碑”前。此地是重庆、贵州、湖南的交界点,手机在这里可以收到来自3个不同省份的信息。
“眼睛看美景看累了,那就让手机看!”老靳说,在途经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班戈县附近时,他放慢了骑行速度,时而悠闲地在湖畔绕行,时而停车在路边拿手机拍照。只见红嘴鸥或浮在湖面,或极速飞起争抢游客抛出的食物。
这次骑行也被老靳称为“挑战之旅”。
“皖陕老友会师渝,把酒叙旧喜相约。‘摩旅’驰骋新藏域,羌塘天路要穿越。”6月8日,老靳在重庆市与来自安徽省芜湖市的“摩友”伍惠春、老陈相遇后,他写下这首“诗”。3人相约,要完成一个小目标——挑战骑行西藏自治区改则县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的羌塘无人区216国道,全程800多公里。
6月19日,他们在改则县完成休整,并接受当地政府告知书和风险提醒,报备了行程计划,办理了购买散装汽油的证明,给备用油囊加满油。
6月20日5时40分,3人开始了800多公里无人区的骑行挑战。“出发时下起了小雨。不一会儿,又下起了小雪。雪花随风飘洒,打在身上能听到沙沙声。幸亏我们3个都是老‘摩友’。”老靳说。
车灯刺过雪线,道路两边的朦胧景象快速退去。等到天亮时,216国道的“真面目”才展现出来。骆驼湖、月牙湖等,还有不知名的雪山,很是壮观。
“当时,我们把带的衣服都穿上了,还是觉得冷飕飕的。”老靳说,就这样在雨雪中骑行,没有加油站、没有饮食店,所有汽油和食物都是自带。
当日16时20分,3人穿过无人区,抵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
这也是一次“友情之旅”。老靳说,看好山好水,领略风土人情。
在福建省,老靳还遇见了一位陕西老乡,是商洛市柞水县人,大家一起畅谈家乡的发展和变化。
分享“摩旅”给自己带来的体验,老靳笑着说,“摩旅”的快乐在路上,“摩旅”的艰辛更在路上。“摩旅”可以让人全身心投入大自然和当地的人文风情中,人在旅途,乐在“骑”中。
7月2日,老靳顺利返回西安。第5次长途“摩旅”结束。
他的第4次长途“摩旅”是2023年,当时用时95天,骑行31236公里。前3次“摩旅”的公里数分别为5140公里、17544公里、13513公里。至此,老靳5次“摩旅”累计行程8万多公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老靳认为,“人过六十好年华,何不珍惜赏夕阳”。
老靳介绍,此行出发前,他提前用导航软件将每一段的行程都作了详细规划。他还对3万多元购买的摩托车进行了保养。行李共有40多公斤,里面装有干粮、夏秋冬三季衣服、备用药、电脑、补胎工具等。
返回西安后,他粗略算了一下,55天花费约2万元,主要用于加油、餐饮、住宿等。
回忆起他的骑行梦,还要从10多年前说起。那时,喜欢“春风十里,铁骑追风”的老靳买了摩托车,开启了自己的“摩旅”生活。后来,他骑行去过海南省等地,沿途美景尽收眼底,就萌生了在全国进行“摩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