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科技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01日
让企业站上创新“C位”

7月19日,工人在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操作数控机床。

本报记者 徐颖文/图

日前,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煤研究院”)下属的渭南陕煤启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矿用加固、充填和堵漏风高分子材料成功入选《矿山安全先进适用技术及装备推广目录(2024年)》。这背后,是企业对科技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坚持。

渭南陕煤启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3年,累计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20%……这一串亮眼的数字,是该公司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是陕西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体现。

近年来,陕西着力提升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积极培育科技领军企业,深化产学研融合,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高效协同创新体系和全过程成果转化机制,提升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水平。

在一项项措施的激励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陕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迅猛增长,从2020年的6000余家增长到去年的1.6万余家。

让更多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公布了2023年全国“双百企业”和“科改企业”标杆专项评估结果,陕煤研究院榜上有名。

两年时间,从上一次获评“优秀”到此次获评“标杆”,陕煤研究院是如何做到的?

自2022年入围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以来,陕煤研究院紧抓政策机遇,突出科技创新这一主题,围绕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深化市场化选人用人、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提升成果转化效率、完善科创资源整合、强化监督与容错纠错6个层面,制定了涵盖28项重点改革任务、56项具体改革举措的综合改革方案。

在巩固既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陕煤研究院围绕科技创新价值提升、成果转化提质增效,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持续创新改革措施,在省属企业率先构建股权跟投激励约束机制,2023年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突破6亿元,今年预计可达12亿元。

企业是最活跃的科技创新力量,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中。

7月19日,在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富士达”)的装配车间,工作人员正用百分表仔细测量,确保射频同轴连接器“零缺陷”。

从1998年5位创始人在三室一厅的民房里创业,到如今拥有员工1200多人、年产值过8亿元,中航富士达靠着自主创新,发展成为我国射频连接器行业拥有IEC国际标准最多的企业,产品销往22个国家,成为我国该行业出口量最大的企业。

“一个个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公司累计获得科技补贴上千万元,研发和生产方面得到强力支持,在同行业领域始终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中航富士达董事长武向文说。

近年来,陕西坚定发挥科教优势,激发创新活力,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的难题,持续促进创新和产业加速融合,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着力发挥企业“出题人”作用,聚焦企业需求最迫切的领域,布局创新要素资源。2023年,陕西省重点产业链80%的应用研究任务来自企业技术需求,57个“揭榜挂帅”项目的发榜方均为企业。

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2023杭州亚运会上,数字人点燃火炬、电子烟花璀璨绽放……这一个个惊艳瞬间的背后,离不开陕西企业——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瓦星云”)的助力。

诺瓦星云成立于2008年,目前已成长为全球极具竞争力的LED显示解决方案服务商,多次服务于奥运会、央视春晚等国内外重大赛事和活动。自成立以来,公司十分重视研发和创新,以研发投入带动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升级迭代,近年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在13%以上。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团队建设,打造了一支拥有丰富行业经验和优良教育背景的研发团队。2022年10月,公司获得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批复。

经过多年持续性的高研发投入,截至2023年底,诺瓦星云已拥有境内专利983项、境外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200项,以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9项。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陕西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着力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今年6月,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高效低成本太阳能单晶硅片制造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技术使我国光伏单晶硅片制造关键技术实现完全自主可控。这是2011年以来,陕西首个由民营企业牵头完成的获奖项目。

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背后,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体现。

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陕西着力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等方式,面向产业需求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为企业创新、产业聚集提供要素保障。

营造创新生态激发内生动力

日前,清控科创西部创新加速中心获评“2024年克而瑞·全国智慧园区TOP5”。

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科技创新与创业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科技园区建设运营商和产业生态服务提供商。清控科创西部创新加速中心作为秦创原签约的首家创新创业服务载体,成立3年来,成功孵化和孕育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创企业。

为了让初创企业能够更好地享受秦创原政策红利,清控科创西部创新加速中心通过“清单式”“地毯式”宣传推广,积极为相关企业精准有效地匹配政策,通过主动进行秦创原政策匹配,给企业提供策略建议,让企业落得下、建得快、发展得更好。

秦创原是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和创新驱动发展总源头。在这里,全省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各类创新主体、服务机构通力合作,共同构建秦创原建设的“四梁八柱”,形成了从“小气候”到“大生态”的创新环境,从创业团队到明星企业,从科学家到创业者,一颗颗科创的种子正在秦创原萌芽、生长。

金融“活水”是创新“雨林”必不可少的要素。

陕西持续完善金融供给的层次,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以及新业态的作用,推动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据统计,陕西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落地29只子基金,投资项目208个、金额88.96亿元,带动其他资本投资超500亿元,实现近6倍放大效应。

在科技投入上,陕西“只增不减”,财政科技支出从2020年的56.45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34.2亿元,年均增长33.5%。

同时,陕西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全领域全链条全要素协同创新生态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改进科技计划管理,不断释放创新活力。

2023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3940家、16754家;新培育4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5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家单项冠军企业。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