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7月12日,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西安周至水街举办,图为演出现场。
本报记者 柏桦文/图
7月12日,2024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暨周至县夏日乡村文化旅游季活动在周至水街启动。“盩厔是谁的家,大熊猫的家,来找‘四宝’玩耍呀。这里是盩厔呀,来逛周至吧……”舞台上,为家乡代言的原创歌曲《盩厔,周至》,唱出了周至的美景与热情。舞台下,满是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村晚”集市,让村民和游客流连忘返。
“陕西将全国性乡村文化示范活动‘四季村晚’作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村晚’进街区、进景区,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文旅产业,丰富了乡村文艺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力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7月15日,今年我省已举办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5场,陕西省“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6场,累计服务557.48万人次。独具特色的“村晚”已然成为群众才艺展示的舞台、特色文化的秀场、文旅融合的平台。
发挥地方特色
“村晚”变成特色产业展示台
微风轻拂,清香阵阵。汉中市宁强县玉皇观茶园里,400余人参与的实景演艺《茶香宁强》精彩上演。黄色的油纸伞和蓝色的绸扇在青山绿水间舞动,悠扬的乐曲徐徐传向远方……4月8日,这场在茶山上举办的2024年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拉开了宁强“春溢宁强·茶山情歌”中国醉美茶文化旅游季活动的序幕。
活动现场,精彩的文艺表演、发布的精品旅游线路、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介以及茶商品及农特产品交流展示会等茶文化旅游季活动,让观众“嗨”起来,让乡村文化氛围“浓”起来,也让乡村文化与旅游融起来。
“村晚”为什么要在茶园里举办?“近年来,宁强县高质量推动茶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以茶兴业、以茶兴旅、以旅促茶、茶旅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让群众得到了实惠。此次‘村晚’示范展示点的设立,是对宁强县独特茶文化和乡村文化的一次展示。我们希望能以茶为媒、以节会友,让更多人了解宁强、爱上宁强。”宁强县委书记李宽说。
我省首场全国春季“村晚”的舞台被搬进茶山,新时代陕西乡村生活的新气象和乡土文化不仅给观众带来许多惊喜,“村晚”还成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展示平台。
4月22日,在安康市紫阳县半亩茶园举办的2024年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以紫阳民歌为主题,以茶园为舞台,设非遗集市、开“长桌宴”流水席、置新茶品鉴场地,将紫阳人以歌迎客、以茶会友的闲适生活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幸福美丽乡村呈现在镜头前。
4月27日,2024年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暨阎良甜瓜产业文化旅游节活动,在西安市阎良区秦龙乳业产业园举办。特色农产品网上展销、当地热销产品外场连线推介、乡村旅游线路推荐等活动,吸引了200多万观众线上线下观看。这场展示阎良乡村面貌的联欢会,变成了助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展销会”。
游茶山、进园区、聊发展,接地气的劳动场景就是“村晚”最好的舞台,最能展示百姓生活、凸显地方特色。
如今,“村晚”成为地方特色产业的展示台、推荐官,将群众文化和乡村产业发展切实结合,带动乡村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一幅乐在群众、热在乡村、火在产业的幸福画卷正在三秦大地上绘就。
推进文旅融合
“村晚”成为旅游发展助推器
从观众到主演,从听闻身边的人和事到演身边的人、唱身边的事,近年来,随着“四季村晚”在全国各地的火热开展,越来越多人走上“村晚”的舞台,当了主角。6月27日,在宝鸡市眉县汤峪镇举办的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以百姓故事为主线,为全国观众展现了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的陕西乡村新风貌。
情真意切的歌曲《眉县是故乡》、表现丰收喜悦的广场舞《就爱眉县的猕猴桃》、体现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少儿戏曲表演眉户《五更鸟》、称颂关学宗师张载家国情怀的古典舞《横渠流芳》……这些由眉县群文工作者和小学生带来的精彩节目,让当地群众享受到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107万名观众通过直播镜头看到了这里淳朴的风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丽乡村的新变化。
当曾经一年一度的“村晚”向贯穿四季转变,当曾经以村民自娱自乐为主的乡间文艺活动向有组织的乡村文化活动转变,“村晚”的发展被寄予了更多期待。其中,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都是“四季村晚”发挥出的作用。
6月29日,在宁陕县筒车湾镇举办的陕西省夏季“村晚”示范展演活动,堪称宁陕旅游的推介会。美食烹饪大赛、宁陕山珍展销、旅游宣传推介、漂流趣味赛等活动别开生面。30多种宁陕传统特色美食和20多种山货的展示品鉴,打开了游客的味蕾,鼓起了村民的钱包。
7月12日,在周至水街举办的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着重突出“村晚+旅游”的主题,通过发布周至乡村旅游线路,推介集市民休闲、亲水体验、儿童娱乐、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助推文旅消费,促进乡村旅游、夜间经济发展,进一步打响周至文旅品牌。
“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开展以来,我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泛宣传,鼓励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在农闲时间常态化开展相关活动;不断尝试,将示范展示活动与景区宣传、产业推介相结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让“村晚”从单纯的文艺演出向综合性节庆活动转变。2023年,全省各地举办了687场“四季村晚”,线上线下惠及群众1709万人次。
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推动“村晚”向文化和旅游节庆展示、群众文艺展示、特色文化传承、好物美景推介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节庆活动转变,持续擦亮“村晚”品牌,促进文旅融合,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