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9日
凭借冬枣、黄花菜等土特产,大荔县吸引众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新农人”领跑兴农路

本报记者 梁少飞

7月11日,大荔县绿丰源种植农场的钢架大棚里,农场负责人薛康仔细检查着枣树的生长情况。“前一阵子刚疏完果,每棵枣树上的冬枣大小都比较均匀。从目前的生长情况看,今年的品质能达到我们预期。”他说。

随着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渭南市大荔县就凭借冬枣、黄花菜等土特产,吸引了一批返乡创业的“新农人”。

薛康就是大荔县返乡“新农人”之一。“返乡从事冬枣产业”是他从2016年就“种下”的一个梦想。8年后,他的这个梦想终于在自己的大棚里“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薛康今年37岁,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大荔人。2016年以前,他一直在西安从事钢材生意。看到家乡冬枣产业发展的势头那么好,他考虑再三,决定带着家人回乡发展。

薛康从做冬枣钢架大棚入手,并在加强与种植户的沟通交流中不断积累冬枣种植经验。随着对冬枣产业的深入了解,2020年,他开始建设冬枣农场。

从2020年改良土壤,到2022年种植第一批枣树,再到今年挂果,薛康在创业过程中遇到过资金短缺、技术缺乏等各种问题。“多亏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我最终把这事干成了。”薛康说。

“目前,我承包了500多亩地,建设坑棚、钢架棉被棚、钢架冷棚等设施大棚共200多亩,今年预计能收入500万元。”薛康告诉记者,他还计划把冬枣的仓储、物流等配套体系都建立起来,完成冬枣的全产业链配套。

在大荔县,除了冬枣外,沙苑特产黄花菜也颇负盛名。当前正值黄花菜采摘季,在位于大荔县官池工业园区的陕西大荔沙苑黄花有限责任公司,每天有超过5万公斤的鲜黄花菜被加工后送往全国各地。

今年33岁的潘琳是这家公司的第二代“掌门人”,也是一名返乡“新农人”。

“2013年开始,大荔黄花菜产业进入迅猛发展期。摊子大了,父亲一个人忙不过来。”潘琳告诉记者,他在2015年回到家乡,接过发展黄花菜产业的接力棒。

潘琳从企业的基层销售岗位做起。目前,通过多个岗位的历练,他对黄花菜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做黄花菜产业很辛苦,每天都有10万斤至15万斤的鲜菜进厂。这些菜要在一个晚上完成筛选、蒸制、杀青,再摊晾两天,中间还要进行两次翻面。”潘琳介绍。

“除了从事黄花菜加工以外,我们不断拓宽产品种类,注册了‘秦苑’‘果荔友’‘美荔太’3个商标,推出蒸鲜枣、枣夹核桃、黄花菜酱等产品。”潘琳告诉记者,如今,公司不断壮大,年销售额已达8000万元。他还在京东、天猫等平台开设了网店,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对于返乡创业,潘琳认为:“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对年轻人来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近年来,大荔县以“农业兴县”为抓手,突出“一镇一业、错位发展”,不断挖掘乡土资源,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在全县建立起粮食、冬枣、红萝卜等五大产业聚集区。如今,全县已有冬枣、黄花菜、高石脆瓜、红萝卜、西瓜、花生等多种土特产,同时发展规模养殖531家、生态鱼塘3.7万亩,年产粮42万吨、果蔬150万吨、肉蛋奶10万吨以上。

2021年开始,大荔县通过开展创业培训、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担保贷款、创业典型引导等举措,推动实现创业促就业,给返乡“新农人”吃上定心丸。

目前,大荔县已举办“创业能力+电子商务培训班”41期,吸引1019人次参与,其中544人已成功创业,带动当地就业3200余人;共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8.3万元、担保贷款2546笔2.3亿元;通过1个县级、17个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扶持企业195家,扶持创业325人,吸纳就业3671人,累计服务5747人次;全县新增创业1.68万户,带动就业5.2万人……

在大荔,以产业促创业、以创业兴产业的良好格局正逐渐形成。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