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5日
在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倾听人民呼声 反映人民愿望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侧记

本报记者 王姿颐

7月24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列席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的22位代表与常委会领导座谈交流。

根据此前开幕会及分组审议内容,代表们针对乡村振兴促进“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陕西省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民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等内容畅所欲言,不说空话、套话,直截了当谈感想、提建议。

“工会维权要讲全面,也要讲重点,重点是什么?重点是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具体问题,才能让他们在劳动付出的同时,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晓燕结合工作实际,道出所思所感。

在煤炭行业摸爬滚打近30年,马晓燕见证了行业变迁,也深谙煤炭行业职工的现实需要。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全国总工会关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级基层工会依法监督管理、增进劳动者福祉的必然要求。”马晓燕说,“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的条例编制更加科学,监督原则更加明确、监督内容更加具体、监督形式也更加创新。”

省人大代表、陕西天诚软件有限公司总裁任玉荣十分关注民营经济发展:“根据陕西省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上半年我省民营经济在克服诸多困难的情况下,经营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投资活力稳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希望政府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以及服务保障,完善市场公平竞争体系,鼓励创新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任玉荣说。

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愿望。代表们来到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现场,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更好履职尽责。

“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乡村振兴促进‘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客观真实反映了我省乡村振兴工作成效和乡村发展新变化。”省人大代表、眉县县长张小平说。

张小平建议,进一步加大县域特色产业扶持力度,打造具有品牌优势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大乡村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出台乡村招才引智政策,引导和吸引更多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进一步加大支持小城镇建设力度,持续增强乡村发展活力,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立足不同行业领域,人大代表踊跃发言。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修订管住了源头、抓住了关键。‘管住了源头’体现在条例在规划条件要求里明确了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中应当明确绿色建筑等级等标准。‘抓住了关键’则表现在抓住了民用建筑项目立项审批这个关键。”省人大代表、陕西建工第十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宏斌直言。

“茶产业是陕西农业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之一。作为省人大代表,我会立足本职、率先垂范做好本企业的工作,发挥‘东裕’的茶产业链链主企业作用,引领带动行业创新产品与服务,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省人大代表、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为国说。

全国人大代表、渭南市大荔县东城街道畅家村党总支书记马红丽认真梳理了有关乡村振兴的内容。她表示,乡村振兴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也要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要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力量。

座谈会上,结合履职工作实际,代表们谈体会、提建议……人大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对于提高人大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常委会领导表示,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省各级人大代表要在深学细悟、宣传宣讲、推动落实上走在前、作示范,立足本职岗位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人大代表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各位人大代表要牢记初心、忠实履职尽责,为本地本行业和全省工作大局贡献智慧和力量。各级人大常委会要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发挥作用,持续深化“两个联系”,提升建议办理质效,持续深化“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提升县乡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覆盖的质效,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陕西实践。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