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七月十一日,航拍河口村褒河沿岸的食用菌大棚。
本报记者 段承甫文/图
巍峨的秦岭,横亘在中华大地上。在秦岭深处,褒斜古道、文川古道交会处,坐落着有“栈道之乡”美誉的河口村。
河口村位于留坝县武关驿镇,因地处褒河与上南河两河交汇处而得名。7月11日,记者走进河口村,仿佛走入一幅山水田园画卷:静谧的村庄背倚青山、面朝褒河,白墙红瓦的民居散落在绿水青山间,河岸边杨柳依依、花团锦簇。
“山连山、山靠山,人人都在山里转,山间有水不见田,出门过河难上难。”这段民谣曾是河口村的真实写照。由于地处秦巴山区,交通闭塞,河口村的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30%。
近年来,河口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资源禀赋,坚持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将旅游和食用菌作为主导产业,全力打造“中国栈道渔村”乡村旅游品牌,发展成集休闲旅居、垂钓娱乐、赏鱼品鱼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热门景点。
“2016年,我们把村委会旁边的荒河滩打造成了垂钓基地。2020年以来,我们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引入专业的运营公司,建设休闲垂钓基地、临水星空玻璃房、景观荷塘、儿童戏水区、采摘园、庭院主题餐厅、树荫休闲烧烤区等配套设施齐全的‘中国栈道渔村’景区。”武关驿镇党委书记方毅君介绍。
如今,一到假期,河口村的游客络绎不绝。一池碧水旁,星空玻璃房临水而建,许多游客在这里欣赏美景、拍照留念。傍晚时分,庭院餐厅灯光微露,游客或独自凭栏,或三五相聚,好不惬意。
村子里,家家户户门前有花、屋后有树,门庭院落干净整洁,白墙上装点着各式各样的手工挂件。用旧瓦罐、斗笠、蓑衣等物件打造的小景观、小摆件,唤起游客的乡愁。
“我们坚持‘多花心思少花钱’的微改造、精提升理念,组织群众因地制宜,采取就地取材、旧物利用等方式,深挖本土资源,彰显乡村特色,将自然景观与乡村景观、人文风光与乡愁记忆有机融合,打造瓶罐花卉景观、柴艺架、小墙绘、微花园、微菜园等特色景观80余处,让乡村‘颜值’高起来。”河口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欢说。
乡村美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也唤回了一批返乡创业青年。
32岁的河口村村民孟丽莎从城市返乡后,建设了特色民宿溪谷·九渡。开业一年来,民宿每逢假期便订单爆满。
“好生态、好风景吸引了各地游客。我们打造乡村风情民宿就是为了让游客更好地感受这里的人文和自然之美。”孟丽莎说。
河口村村民冯建云看好村里文旅产业的前景,投资300余万元将自家房屋改造成特色民宿山涧云舍,并从本村招聘民宿管家进行日常管理。
“今年3月,我们在留坝县城参加了专业的民宿管家培训,20多天的培训让我们收获满满。民宿自5月开业以来,接待了多批游客。”民宿管家夏雪梅说,自己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家里,每月又能挣到3000多元工资,比以前外出务工好多了。
俯瞰河口村,可以看到褒河沿岸排列整齐、颇具规模的食用菌大棚。“近几年,全村建了370座食用菌大棚,种植食用菌93万棒。”刘欢介绍。
“当前正是夏菇出菇时期。平时,大棚由我一人管护,我忙不过来时就雇人采摘。”河口村食用菌种植大户吴家斌介绍,2021年,看到村里发展食用菌产业,他第一批报名并包下了5个大棚,种了3万多棒食用菌。如今,每年依靠食用菌能收入7万元左右。
“下一步,河口村将持续以山水生态为依托、以产业多元化为方向、以改造转型为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着力构建以栈道渔村综合性休闲度假旅居生态圈、河口乡村旅游大环线、倒水湾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带‘一圈一环一带’为重点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绘就和美共富新河口美丽画卷。”方毅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