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专刊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15日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图片说明由上至下: 石泉县金蚕小镇环线公路沿途主要有万亩桑海、天空之境、玻璃滑道、桑栖云村等精品景点及餐饮民宿农家乐。 石泉县交通运输局供图 游客在石泉县池河镇“荷塘月色”康养度假村荷塘打卡。2019年石泉县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 石泉县交通运输局供图 周城公路毗邻印台区,六拐七弯的乡村道路已成为当地著名的网红打卡点。 印台区交通运输局供图 美丽的农村公路在宝鸡境内绵延纵横。 省交通运输厅宣传教育中心供图 西安市长安区长安大道常宁宫滈河特大桥。 长安区交通运输局供图

平利县长安镇洪福茶山公路如彩练般在翠绿的茶山中蜿蜒盘旋。陈本利摄

留坝高江公路获评2022年度“陕西十大最美农村路”。韩明海摄

商洛市丹凤县铁(峪铺)竹(林关)公路。杨江涛摄

一辆辆大货车驶入田间地头收购装车,空气中弥漫着瓜果的甜香,果农脸上挂满了笑容;青山绿水间,游人如织,拍照打卡、享受美景,“交通线”连接“风景线”,直通百姓向往的生活;城乡间快递畅达,打通“最后一公里”意义重大,既暖人心,又促振兴……三秦大地上,一条条蜿蜒交织的农村公路,沟通起广袤城乡,串联起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阡陌通途路畅景美产业兴

第一次踏上芝阳镇的土地,车行驶在花椒大道上,路两旁花椒造型路灯,迎面扑来的花椒味,是这个小镇独特的味道。而以芝阳花椒产业为中心的物流大通道,是陕西最美农村路之一的韩城花椒产业园区道路,秦王桃、花椒、核桃、土织布等农副产品也从这里快速输向全国各地。

在花椒成熟的季节,走进花椒产业园区,闻着阵阵椒香,体验花椒采摘,观看花椒产品深加工,最后带着满意的心情和浓浓的花椒味道满载而归,打卡一种新的旅行体验。手捻一粒花椒,心中感叹幸福生活,十年前谁又能想到如今这番景象。而这些,都源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力发展。

今年,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要求的“四好农村路”建设已经在三秦大地上实践了十年。这十年,也成为陕西现代化农村交通运输体系加速形成的十年。“四好农村路”是一个系统工程,“建好”是基础,“管好”是手段,“护好”是保障,“运营好”是目的。

十年来,陕西交通运输行业不忘初心、牢记嘱托,始终不渝为农村、农民修路,致力服务于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农业更强。

“要想富,先修路!”仍不过时

农村公路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秉承着“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完善农村公路路网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公路建成后,肥料直接运到地头,降低了运输费用,减少了企业支出;采茶工人来回骑车,大大缩短了来去路上时间,增加了工资收入。交通环境的改善,方便了人们前来观光赏花、休闲散步、体验采茶乐趣,肚子饿了要吃饭,走时买上几斤茶叶、几盆花卉盆景,带动了消费,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平利县女娲银峰生态观光园园主洪善存如是说。

近年来,女娲银峰生态观光园产业链不断完善、壮大,茶园发展到3000余亩,又增加了茶叶深加工、花卉苗木繁育、餐饮、儿童乐园等项目,园区常年用工30余人,采茶季节用工高峰期每天用工二三百人,给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增加了群众收入。平利县长安镇洪福茶山公路成为名副其实的脱贫致富路、乡村振兴路和最美农村路。悠悠茶马道,千载致富途。

产业因路而兴旺,群众因路而富裕,公路因产业而美丽。2014年以来,全省农村公路越伸越远、越织越密,累计投资1051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9.4万公里,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6.1万公里,位列全国第15位;100%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截至2023年底,全省乡镇通三级路、建制村通双车道、30户以上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分别达到82%、61%、83%。随着农村公路路网体系的不断完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为历史,农民“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变为现实。

守护好乡村振兴“幸福路”

你听说过黄河九曲十八弯,却未曾见过周城公路十三拐,从山顶向下俯瞰,那一道道沟沟,那一道道坎坎,六拐七弯的乡村道路,在艳阳高照的冬日格外耀眼也格外温暖。铜川市印台区周城公路管理养护尽心,致富道路通畅。

周城公路采用新理念、实行新措施,积极推进路面洁净行动和绿化管护行动,做到了融景于路,打造出“看得美、养得起、留得住、管得牢”的最美农村路。明确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划分,配齐配强农村公路养护力量,建立健全养护管理组织体系、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和工作台账,全面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公路养护生产组织模式,县乡公路鼓励引导专业养护公司参与,提高养护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水平。

路要修好,更要养好。近年来,全省瞄准农村公路建设运营中的管护短板问题,夯实责任、精准发力,加快建立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构建农村公路管养新格局,努力做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周城公路只是陕西众多农村公路的一个缩影,不断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目前,全省10个市、104个涉农县(区)深化管养体制改革工作全部落实到位,基本建立了责任以县级政府为主体、投入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养护以市场机制为主体、监管以交通行业为主体的管养新格局。宝鸡市将交通、水利等10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人员及经费整合,有效破解经费不足问题;留坝县利用废旧道班,创新村合作社入股分红、分红资金反哺村道养护的运营方式,“道班·宿”特色养护模式入选交通运输部典型案例。

打通“客货邮”融合“最后一公里”

西安市长安区先后投资3亿元,购置比亚迪纯电动客车402辆,运营通村公交线路33条990公里,开通定制线路30条,建设公交首末站7座,打造区级客货邮服务中心2处,“一站多能”式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5个,建成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点230个,改造农村客货邮运输车辆10台,开通由韦曲通往太乙、王莽、鸣犊、杨庄、砲里等重点街道客货邮示范合作线路10条,形成区级“有中心”、镇级“有节点”、村级“通快递”的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打通了快递进村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

特别是“客货邮”线路开通以来,缩短了农村居民收件时间,邮件到达时间由过去的2天缩短到1天,快递配送成本降幅达到20%以上,全区快递进村量由最初的日均1.5万件提升到1.7万件,出村快递从最初的日均210件提升到300件,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有力推动了菜籽油、野生蜂蜜、库峪五宝等农产品外销向“快、鲜、好”跃升。

具有长安特色的“城乡公交+供销物流+邮政快递”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持续完善农村客货邮运输网络,将农村客货邮融合品牌打造好、发展好、运用好,畅通群众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三个“最后一公里”,为长安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农民群众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三个“最后一公里”难题统筹解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不断增强。

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全省有序推动城市公交线路向乡村延伸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推进城乡客运均等化,全力提高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并积极创新农村客运组织模式,最大程度满足农村群众群体性、潮汐式出行需求;以“快递进村”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物流便捷化,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有效降低农村末端寄递成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让农产品运得出、消费品进得去;推进产业运输融合化,推进现有客运站转型升级发展,支持各级客运站在保留客运基本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拓展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电商、旅游等综合服务功能,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产业兴了口袋鼓了群众笑了

人群络绎不绝,各网红打卡点驻足拍照,绿油油的桑海美不胜收,一条条蜿蜒美丽的大道穿行而过,这就是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金蚕小镇春末夏初的画面。

2021年6月,石泉县池河镇金蚕环线建成后,道路拓宽至6.5米,6条8.3公里水泥路变“彩色路”,同步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及安防工程,打造了路景相融、畅安舒美的交通走廊,吸引20户农户返乡创办农家乐、民宿、特色小吃及手工作坊,发展蚕桑5000亩,带动当地村民养殖业、蚕桑、中药材、李子园等特色产业发展,年旅游达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0万元,走出了一条“规划引领、产业支撑、三产融合、旅游兴村”的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之路。

“以前我们这里道路窄,有些地方错车都不行,来往的人也不多。现在路修宽了,还实施了绿化、亮化,里面又开发了景区,游乐场,配套蚕桑元素的游客综合接待中心,好多村民都开办了农家乐、民宿、土特产小店。虽然每天忙忙碌碌的,但是全家人每天能在一起幸福生活,手头上宽裕了,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村民高峰如是说。

金蚕小镇环线公路以蚕桑产业为核心,在打造桑栖旅游大环线、美丽经济带、“四好农村路”基础上,推进公路建管养融合风景、自然、休憩、文化、历史等元素,推动“旅游公路”向“公路旅游”拓展延伸、“交通地图”向“风景地图”提质升级,构建了乡村旅游交通网,“农业+旅游”模式深度融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明星村实现了“农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农家变商家”,当地群众推窗见景、开门迎客、就地挣钱、稳定增收,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是为了让交通运输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近年来,全省各地大力发展“农村公路+”模式,全力加快旅游路、产业路建设,将省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主要产业园区和特色村镇有机结合,有力促进乡村产业不断壮大,推动交通与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十四五”以来,共有470个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吸纳农村劳动力5400人;开发“四好农村路”就业岗位2.7万余个,带动脱贫人口1.6万余人。并强化示范引领,全省累计创建国家级市域突出单位2个、示范县18个,省级示范市5个、示范县78个。

修路致富的故事常讲常新,发展建设的步伐不曾停歇。2023年10月,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提出,要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制村通等级路、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设,大力实施老旧公路改造、窄路拓宽改造以及错车道建设,因地制宜加快完善便捷高效、普遍公平的农村公路网络。同时,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危旧桥梁改造,持续做好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应急保畅水平;健全完善“路长制”运行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农村公路“一路一档”试点,推进农村公路数字化建设,持续提高农村公路管理效能和治理水平。

步入新征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对“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陕西交通运输系统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让农村更强、农民更富、乡村更美。(陕西省交通运输厅供稿)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