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视觉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4日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好,洛南

航拍的洛南县岭南生物科技产业示范园(资料照片)。 本报通讯员 吴书怀摄

5月21日,参加陕西日报社第97期通讯员培训会的学员在仓颉小镇汉字源流馆了解中国书法史有关知识。 本报通讯员 毕波波摄

5月21日晚,洛南县在洛南音乐小镇露天音乐广场举行文化惠民演出,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观看。 本报通讯员 廖娟摄

民间艺人在表演洛南静板书(资料照片)。 本报通讯员 邱宏波摄

5月21日,参加陕西日报社第97期通讯员培训会的学员走进洛南县豆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了解洛南豆制品的生产流程及制作工艺。 本报通讯员 毕波波摄

“亲农·溪乐谷”美丽乡村项目是洛南县乡村振兴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图为5月21日,游客在“亲农·溪乐谷”打卡拍照。 本报通讯员 陶镇摄

烤烟是洛南“果烟菌药畜菜”六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洛南群众增收的“钱串串”。图为洛南县永丰镇刘村的千亩烟豆套种基地(5月21日摄)。 本报通讯员 陶镇摄

洛南县城远眺(资料照片)。 本报通讯员 邱宏波摄

本报记者  王佳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重要指示,大力弘扬“开门办报”优良传统,扎实走好全媒体时代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发挥广大通讯员在新闻宣传中的重要作用,陕西日报社在洛南县组织开展第97期通讯员培训会。5月20日至23日,来自全省各地的230余名学员走进洛南县。

洛南县在哪?洛南县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来这里之前,许多人还未听过这座秦岭深处美丽小城的名字。

洛南县名称始于隋朝,因县城在洛河之南而得名。这里地处秦岭南麓,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相传轩辕黄帝史官仓颉在洛南创28字,成为中华汉字的起源。“仓颉造字传说”、洛南静板书均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洛南县素有“陕西小关中”之称,核桃产量居全国第一,是“中国核桃王”古树之家、“中国核桃之乡”、全国“十大金牌核桃县”。洛南豆腐、洛南核桃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境内有树龄超过5000年的“秦岭古柏王”,堪称古树界的“大熊猫”。洛南县也是秦岭腹地的“天然药库”,连翘、丹参、桔梗、秦皮、菖蒲等中药材收购量居全国之首。

傍晚时分,走在洛南县街边,凉风拂面,令人忘记了眼下正是夏天。

洛南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地处亚热带与温带分界线,生态宜居、气候宜养、景色宜游,高山、坡塬、河川、山林地貌多样,年平均气温11.1℃,夏季平均气温21.8℃,年均降水量760毫米,空气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2万个,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森林覆盖率68.9%,有“天然氧吧”之称,是秦岭腹地康养休闲避暑的度假胜地。

洛南县东与河南省卢氏县、灵宝市相连,西与蓝田县、渭南市华州区接壤,南与丹凤县、商洛市商州区交界,北与华阴市、潼关县为邻,是“陕西东南门户”,距西安108公里,距商洛市中心城区26公里,已进入商洛半小时、西安一小时经济圈。随着洛卢高速、澄商高速和商洛支线机场相继建成,洛南县将成为连接陕南和关中的枢纽,进一步融入西商“生产圈”“生活圈”“生态圈”,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等你下次来这座小城,请记得轻轻说一句:你好,洛南。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