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讯 (记者 李旭佳 通讯员 叶子)5月24日,记者从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获悉:日前,该院参与中试研究的低温氨分解制氢催化剂技术因研究成果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催化剂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这意味着氨分解制氢有了更优的催化剂。
可靠实用的储氢、制氢技术是当前氢能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氨作为储氢介质和零碳燃料,具有储氢密度高、生产储运技术成熟、制氢工艺简单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氢源载体”,适用于车用动力、船用动力、偏远地区供电、基站供电等领域。
据了解,氨分解制氢技术中,高效催化剂是关键,决定着制氢工艺的能效。国内现有的工业镍基催化剂存在系统操作温度高、能耗高、氢气纯度低等缺点,因此,低温高效氨分解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悉,低温氨分解制氢催化剂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氢化物能源化学研究中心研发,催化剂成型、氨分解中试研究由其与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共同开展。2023年,低温氨分解制氢中试装置在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工艺放大平台建成,同年11月21日,基于低温高效氨分解催化剂的中试装置启动运行,目前已累计稳定运行800小时。
经相关专家现场考核,该技术支持下的氨分解制氢系统氢气生产规模为10—20标准立方米/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