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通讯员 李进
“现在的新型职业农民,搞种植一定要勤动脑筋。苹果怎么种、品种怎么选择、果园怎么管理、销路怎么打开,都是果农需要思考与探索的。”5月18日,在洛川县旧县镇洛阳村苹果种植户张永亮的果园,张永亮这位“网络达人”侃侃而谈。
“我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呈现苹果从开花结果到采摘储存、包装运输等过程,让消费者通过网络直观全面地了解延安苹果。”张永亮说,销售旺季,他一天可以卖出1000箱苹果。他的苹果年销售额超过400万元。此外,他还帮助乡亲们将苹果销往全国各地。
“每天下午3点前的订单当天就可以发走。在我的家乡,越来越多的果农把电商当作‘新农具’,用它来经营果园。”张永亮自豪地说。
在洛川县,不少“新农人”靠一部小小的手机,逐渐完成从“新农人”到“兴农人”的转变。他们借助抖音等平台,创新营销思路,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杨魏平、崔沙沙夫妇都是洛川县槐柏镇底楼村人,有20亩苹果园。2021年初,夫妻俩在自家院子拍摄了搞笑短视频“扛化肥”。视频发出后,一夜间账号涨粉10余万,他俩也因此找到了短视频拍摄的定位和方向。
“我们的视频记录的是真实的生活,都是在乡间果园、农家大院或是自家的窑洞里拍摄的。有时‘甜蜜’,有时‘拌嘴’,‘接地气’是网友对我们的评价。”杨魏平说,通过短视频讲述黄土高原上的果农与苹果的故事,他觉得很有意义。
杨魏平说,起初,直播前他都会将家里仔细“打扮”一番。后来,网友建议他实景拍摄,没想到效果特别好,许多粉丝都喜欢这种朴实的乡村田园生活。
经过几年的努力,杨魏平、崔沙沙夫妇已成为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希望以后能继续创作更多作品,推广家乡的苹果,让延安苹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崔沙沙说。
洛川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农人”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等优势资源,能够敏锐抓住发展机遇,敢于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在农业产业形态上进行创新,在农村经济业态上进行升级,不仅自己走上致富新路,也为乡村发展装上“新引擎”。
据了解,2023年,延安市共开办高素质农民培育班57个,培育高素质农民3013人,创办农业公司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6家、家庭农场125家,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3.14亿元,同比增长12.68%。一大批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农人正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