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政治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7日
书记“组团” 服务“联享”

5月18日,星明村农户将土豆卖给三坝村收购人员。本报通讯员 肖绪松摄

本报通讯员 孙华刚

“同学们,你们感冒时喝过连花清瘟颗粒、银翘散吗?这两种常用感冒药里都有金银花……”

5月20日,在镇坪县华坪镇尖山坪村金银花基地,中国药科大学派驻尖山坪村第一书记王翔向前来实践研学的镇坪县华坪小学20多名学生讲解金银花的特征和药效。

华坪镇尖山坪村金银花基地是镇坪县华坪小学的实践田。王翔作为第一书记服务团成员被确定该校建设中药特色小学的创建帮扶人。

为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2023年,镇坪县整合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资源,按照“一县一团”“一镇一团”模式建立第一书记服务团。

“我们通过组建县、镇两个第一书记服务团,‘握指成拳’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力发展。”镇坪县委基层办副主任何东佼介绍。

如何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镇坪县根据第一书记本人、本单位的优势,由各镇分别建立第一书记可提供或支持的“供给”清单,由有需求的各村、各单位分别提供“需求”清单,县级、镇级服务团统筹“派单”,第一书记“接单”并对接开展服务。县级、镇级服务团还会对第一书记服务成效进行“跟单”回访。

在去年华坪镇第一书记服务团联席会议上,华坪镇第一书记服务团团长、镇党委书记王玉龙根据中国药科大学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向王翔“派单”,帮助镇坪县华坪小学建设中药特色小学。

王翔“接单”后,多次同镇坪县华坪小学对接,在拟定帮建方案后,专程返回中国药科大学汇报。经商议,中国药科大学安排了30万元专项资金及两个二级学院,支持镇坪县华坪小学中药特色小学建设。

“中国药科大学出资金、派专家、送教材,帮我们在校园里建成中药材观赏园、中药材种植园、中药文化墙,还指导我们开设中药文化讲堂,开展中药文体活动。”镇坪县华坪小学教务主任王伟说。

建设中药特色文化校园离不开实地、实物、实践,但中药材适生地一般在野外。王翔和尖山坪村两委商量后,将尖山坪村的黄连、金银花、金丝皇菊、芍药等中药材基地确定为镇坪县华坪小学的实践田。

有了王翔的“搭桥”,以中药为媒,镇坪县华坪小学顺利建成中药特色文化校园。

在开展帮扶服务中,镇坪县注重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省监狱管理局派驻镇坪县曾家镇星明村工作队队长杨中兴从镇坪县第一书记服务团接到消费帮扶的任务。

“要不是杨队长帮忙,土豆堆在家里我只能干着急!”5月21日,星明村农户朱明兰介绍,去年,杨中兴帮他家联系销路,解决了0.6万公斤土豆的销售难题。

解决群众农产品销售难题,需要运用系统思维、链式思维。杨中兴“接单”后,首先想到的是土豆产业链上下游产业的衔接。经多方打听,他了解到华坪镇三坝村集体经济开办了土豆粉条加工厂,便积极和三坝村对接,并通过开展“三联共建”(组织联建、资源联享、产业联盟),让三坝村收购了星明村农户的土豆。同时,他发动省监狱管理局采购三坝村加工的土豆粉条,既解决了当地农户土豆销路问题,又拓宽了三坝村的粉条销路,形成联建共赢。

组团帮扶用力,产加销融合给力。“去年,我们帮助全县农户销售了43万公斤土豆。今年,帮扶力度不会减。”杨中兴说。

“我们结合‘三联共建’实行第一书记组团服务机制,让团队按需‘搭桥’、因人因村‘牵手’,通过组织共建、产业共兴、产品共销、人才共育、治理共抓、品牌共塑,以更精准有效的服务助力乡村振兴。”镇坪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彭儒宝说。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