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5月10日,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为企业办理检测仪委托送检手续。
本报记者 徐颖文/图
在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西安电池基地宽敞明亮的无尘车间里,生产线上的机械臂灵活精准地划过一道道弧线,自动搬运车搭载着电池片来回穿梭,穿着白色洁净服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派繁忙的景象。
“我们坚信‘质量成就品牌,品牌源于质量’。公司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框架,融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覆盖全价值链、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和技术引领,日前,再创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5月9日,隆基绿能质量与环安管理部总经理胡继涛说,“通过开展质量共建工作,我们实现了从产品质量到工作质量和经营质量的持续提升。”
这是我省企业积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我省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质量强省建设稳步推进。
向“质”而行 质量工作提档升级
“作为光伏行业的链主企业,我们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强企强链建设工作,坚持以质取胜,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着力发挥链主企业的牵引作用,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质量管理协同、质量创新协同和质量发展协同,同时将社会责任融入采购、生产、物流全链条质量管理活动中,带动了产业链质量的整体提升。”胡继涛说。
在隆基绿能关联的上下游合作企业名单中,有不少企业已发展成为国家级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单位、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
去年以来,我省持续提升基础质量水平,着力推动重点产业链质量提升,围绕重点产业链出台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若干政策和措施,通过合格评定、检测认证等手段开展“链间帮扶”,服务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1万余家,为相关产业链及区域带来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其中,西安市按照“市局对链、区县对园、网格对企”思路,集中对医疗卫生、集贸市场等行业企业开展质量提升;延安市制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围绕石油、煤炭、红色旅游等产业,推动产品标准提档升级。
“做好质量工作,需要夯实基础,应全面提升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基础能力,进一步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做强质量发展支撑。”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发展局局长张颖坦言。
我省围绕推动民生消费质量提档升级、增强产业基础质量竞争力、引导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优质发展、促进服务品质大幅提升、以质量变革创新推动质量持续提升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质量促进措施,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质量支撑。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陕西省质量强企强链强市三年行动方案》,印发进一步提振信心恢复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等,进一步完善了质量工作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
向“新”而进 质量服务提质扩面
“计量是保障钢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和高端供给的技术基础。作为我省大型钢铁生产企业,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关系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出厂检验等全生命周期。”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主管田栋说,“我们公司的计量器具种类多,各种器具的到期检验时间也不同。为方便企业,省计量院提前介入,协调好专家上门服务。在检测过程中发现计量器具技术特性发生偏离时,技术人员会反复调试,将相关参数调整为最佳状态,还会对企业计量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去年以来,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服务优势,不断提高计量服务供给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推出上门取送、绿色通道服务,以及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建标指导、科研协作等“一站式”计量服务。
我省持续提升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效能,分3期建设省级质量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平台;推动秦创原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建设;专门印发通知对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推动重点区域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全覆盖工作,持续推进全省秦创原市(区)示范区(分窗口)和全省重点园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全覆盖。截至去年底,我省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线上平台12个、线下站点155个,服务企业1.31万家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近2000个,为企业节约费用4596.88万元。
以“质”取胜 提升产业竞争力
作为能源大省,陕西发展氢能产业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省市场监管局、咸阳高新区管委会、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了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以质量标准和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为抓手,强化氢能产业引链、聚链,探索建设双碳型、智能化、数字化氢能产业质量强链示范园区。
创新园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机制、质量助力、合作共赢”的建设思路,聚合我省质量技术机构、科研院所、专业公司等资源,全力打造集中展示的制氢、储运、用氢、加氢的质量强链综合示范园区、关键技术创新高地、产业聚集孵化中心。
为支持园区建设,相关部门充分整合发掘全省质量设施基础能力,加强技术和政策支持,引导技术机构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全方位开展氢能全产业链的制造生产标准、计量检定规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制度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推动产业链各环节降本增效突破性发展。
在推动质量技术基础升级方面,去年,我省瞄准重大质量技术难题,制定了陕西省标准创新型企业培育细则,组织实施33个省级“两链”融合重点专项和23个“揭榜挂帅”项目;组建20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23个新型研发机构;安排资金4500万元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研制及推广,奖励15家省级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300万元;企业首席质量官获证人数达3000余人。
今年,我省将大力推动质量强企强链强市建设工作,发挥好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作用,以质量强企为依托,以质量强链为牵引,以质量强市为载体,加快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不断提升陕西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完善“陕西精品”培育工作,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区域公共品牌,不断开创质量强省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