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巴陇锋
在我看来,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新作《河山传》取得了新突破。
《河山传》以西安城为叙事背景,以老到、传神、简洁而跳跃的笔墨,讲述了发生在西安城及“城北二百里外的崖底村”的故事。全书线索明晰、结构简约、人物形象鲜活、社会大环境和自然环境描摹到位。
故事生动饱满,既有意思又有意义。正如后记所言:“文学使现实进入了历史,它更真实而有了意义。”
传奇化、戏剧化的写法,成为本书最大特色。在我看来,《河山传》相对于《秦腔》《带灯》《山本》《暂坐》等作品,又完成了一次突破。作品在日常化叙事底色上,突出故事性,使生命真实而富有意义。这在贾平凹的创作历程中比较罕见,他本人在后记中也惶惑:“这样写行吗?这是我早晨醒来最多的自问……我警惕着,越发惊恐。”
书名《河山传》,也可说是“洗河传”。这里的河山,似应理解为时代、社会、众生、万物,“时代、社会、众生、宇宙万物即河山”。书中对洗河及罗山、兰久奎、梅青等人物,对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众生命运的改变、万事万物的演变等,作了传奇化、戏剧化的摹写。
洗河,一个破败山村崖底村“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顽童,一个“没念下书”的少年,一个成年后还找不到出路又失了老子娘亲、近乎“五保户”的农村可怜小子,被村长同情,分派他看守万亩林。但他心不定,不满足死水样的农村,将护林工作转包给发小万林,自己去捣鼓有着商业性质的爆米花营生,最终山林失火,逼得他逃到西安。繁华大都会,洗河白日爆米花,晚上与野狗为伍,寄身大桥洞。尽管如此,他却滋生着“于连般的野心”,确立了堪称远大的人生理想:扎根西安,当城里人。他机智地认识了大老板罗山,死心塌地跟他干,从打杂陪其老爷子岔心慌,到给其当助理,取得信任后,为其建别墅,四处奔忙。不久,去“花房子”当保安队长,遇到伺候老爷子的梅青,二人结为夫妻,育有一女鸽子。鸽子不爱学习,前路渺茫,眼见要重复洗河的人生。好在她长相好,与国外归来奔丧的罗山的独子罗洋对上了眼,洗河就名正言顺地当了罗氏家业毫无争议的主人。
若从故事结尾看,无论读者、作者,还是故事主人公洗河,许多人都会认为这不真实。诚如洗河所言,自己快要被唾沫星子淹死了。呈红则说,你活成了传奇呀。从死去的罗山,或者从已成植物人的老爷子的角度,若他们能思考,会惊掉下巴的。人生恍然如梦,真可谓梦里家山,一如传奇。
正因有了后面这种情形,贾平凹才有“我写《河山传》,是《河山传》写我”之问。这正是《河山传》成为传奇的原因。
《河山传》到底是生活还是传奇,究竟是客观还是主观,其实不需分那么清,读者只要明白:书中触及的那部分生活,是我们时代的截面、社会的切片、命运的本相。
在女儿恋爱前,洗河的生活是趋向客观的,日常化的。他其实只是私企员工,女儿和富二代确立恋爱关系后,他的命运便成了传奇。虽然他仍然坚持说自己就是那些“耍阴谋,搞钻营,强夺巧取”而成了大人物的“随从、跟班,护院和答应”,但无疑,他还是富商的准岳父。尽管这种好事生活中极少,但有可能发生。文学的意义就在于给人念想。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传奇,作者进行了一些独特的处理。如把老板写得太好,为避免罗山“进去”的结局,作者让他在高光时刻死于非命。兰久奎虽有儒商之风,却和罗山勾结,攀附权贵,逃避追查,又伙同他人绑架债权人。但他最后平安退隐,俨然一世外高人,说着“月亮落了,月亮仍还在天上啊”的谵语。
《河山传》人物塑造极其出彩。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人各有其面孔,人各有其性格,人各有其腔调,人各有其命运,作家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洗河,丑,有6个脚趾,会打弹弓,头脑清楚、有主见,跟定罗山,绝不“离心离德”,但也懂进退,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人物。罗山除却“人走在后头,钱走在前头”的大商人共性外,爱吃面。此外,丑文良的恃才傲物、杨姨的迷信礼佛、呈红的精明自私,尤其是梅青的善良、宽容,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即便只闪了一面的官员家属,也通过“还是不吸烟(喝茶)?”“还是放下礼就走?”的话,让人难以忘怀。
全书的语言,洗尽铅华见真淳,是大家的语言,又是百姓话、群众语,值得学习。刀割水洗、脚底下拌蒜、吃了黑食,是口语;天聋地哑、秃子沾月亮光、烈焰红唇以及皇帝他娘拾麦,岔心慌哩,是经过改造的大白话;女大三、抱金砖,是谚语。还有许多警策语、哲语,如“普通话就是普通人说的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