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王帅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基本建立,能力建设不断强化,管理制度更加科学,激励保障机制愈加健全,关心关爱社区工作者氛围日益浓厚;实现社区工作者政治素质、履职能力、工作作风全面加强,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收入待遇合理保障,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切实增强,为民爱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进一步提升。
社区工作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区的直接执行者,也是社区治理和服务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工作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社区工作者通过与居民的交流和沟通,增进了了解和信任,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对社区的健康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近年来,各地持续加大社区工作力度,不断引进优秀毕业生进入社区工作,既充实了基层组织管理力量,也提升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但社区工作者晋升渠道较窄、薪资相对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阻碍了社区建设和发展。
社区工作者,大多干的是日常小事,但是背后承担着的是国计民生的大任。如《意见》强调的,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事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事关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事关巩固党的长期执政根基,对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社区工作者选得优、留得住、干得好,一方面,社区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树牢为民服务理念,用心用情用力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另一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加强对社区工作的支持力度,做到选配有制度、发展有空间、待遇有保障,着力健全职业体系、加强能力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激励保障,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