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我和我的祖国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25日
聆听两千多年前的声音

王志辉

远古时期,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步创造了一系列乐器。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錞于和鼓等都曾作为军乐器指挥军队的进退。錞于的音色随器物形状各有不同,器壁的厚、薄及肩部与腰部的比例等,都是影响錞于音色的因素。

有学者认为,錞于在古代既是指挥兵士的青铜打击乐器,也被用于宴会娱乐。錞于在作为军乐器的时候,一般是用鼓槌敲击发出声音;在用于宴会表演时,用手拍打就可以发出绵长的声音。

战国晚期,錞于自中原传入巴蜀地区。东汉以后,随着其他军乐器的出现,錞于逐渐退出军队,转入民间。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十三号墓出土的一件文物展现了錞于的演奏方式:在木架上固定錞于和铜鼓,演奏者手持鼓槌敲击。錞于敲击的是肩部。在该地区出土的另一件文物八人乐舞铜扣饰中,有一人面对錞于进行演奏。从文物上可以看到,演奏者所使用的錞于是无钮的,结合其他出土的虎钮等兽钮可以基本断定,錞于的装饰可能是所有者身份等级的体现。

秦国在征服六国的过程中,秦文化同六国文化不断融合。精巧美观的龙钮錞于,就是文化交融的生动体现。从制作工艺来看,与通常的块范法不同的是,龙钮錞于的“外范”增加了用工具转印纹样的步骤。从外形来看,龙钮錞于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的覆瓦形主体。其他的錞于大体类似圆柱形,而龙钮錞于扁平的外表更接近编钟。这些特点,正是秦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融合交流的证明。

在咸阳博物院,龙钮錞于在展示柜中静静诉说着遥远的历史。两千多年过去,其精美的纹饰、独特的造型,仍令人叹为观止。尽管它已残缺,但透过古朴庄重的外形,战马奔腾、金戈相交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