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21日
西大科研团队从古老细菌化石中发现早期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化奥秘
为人类寻找地外生命提供新途径

本报讯 (记者 郭诗梦)4月19日,记者从西北大学获悉:学校早期生命与环境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科研人员合作,在5.18亿年前的寒武纪清江生物群中发现多细胞结构的丝状硫酸盐还原菌化石——清江丝菌,并结合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还原了硫酸盐还原菌与地球环境协同演化历史,揭示了早期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化奥秘。这为科学家探索“生命在火星等其他行星上的存在、演化的可能性研究”提供参考,为人类寻找地外生命提供了新途径。

据了解,在此之前,除了少数有特殊形貌的蓝细菌化石和趋磁细菌磁小体化石外,在古老地质记录中并未发现可靠的硫酸盐还原菌化石。硫酸盐还原菌的演化与地球环境变化的关系,科学界也没有明确的认识。

团队成员、西北大学教授张兴亮表示,硫酸盐还原菌是一类在厌氧条件下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利用硫酸盐氧化有机碳来获取能量,并在此过程中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氢。硫酸盐还原菌在地球硫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参与有机质的分解和甲烷氧化等过程,调节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和温室气体排放。

研究团队根据化石证据和谱系基因组学分析结果,提出硫酸盐还原菌与地球氧化事件协同演化假说,认为脱硫细菌门在24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期间发生辐射演化,约8.5亿年前演化出丝状多细胞种类;在新元古代末期,地球第二次氧化事件导致海底广泛氧化,丝状种类在约5.6亿年前获得传导电子功能,硫酸盐还原通路逆转,演化成可以跨越氧化还原界面,一端在还原带氧化硫,另一端在氧化带还原氧的电缆细菌。

这项研究是古生物学、地球化学、谱系基因组学交叉合作的结果,是在多学科交叉背景下探究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与地球环境协同演化的首次尝试,对融合利用显微学和基因组学等最新技术、促进地学与生物学前沿交叉、探索解决地球与生命协同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