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政治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16日
长武
整合资源 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本报通讯员 刘洋

长武县坚持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阵地融合、队伍融合、服务融合”的实践路径,整合乡村各类阵地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把志愿服务送到群众心坎里。

阵地融合,整合文明实践资源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们首届三秦楷模、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梁增基老先生的事迹展示。60多年来,他扎根渭北旱塬,培育良种、造福百姓,使旱地小麦亩产量由60多公斤增加到450多公斤……”4月8日,在长武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展馆,讲解员郭倩向参观群众讲述梁增基的感人故事。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长武县坚持“整合资源、共享共用”思路,高标准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实践一条街和主题广场,推进公共文化场所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建共享。整合亭北村革命活动旧址、梁增基小麦育种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城乡公共场馆资源,打造党性体检、全民阅读、教育研学、非遗传承等20余个文明实践基地。此外,融合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阵地资源,打造“文明实践+党群服务+乡村治理”综合体,形成140个微型文明实践服务点。

队伍融合,壮大文明实践力量

“你们专门上门免费给我理发,太感谢了!”3月31日,刚刚理完发的李奶奶对“乡村守候”公益团队的志愿者表示感谢。长武县“乡村守候”公益团队成立以来,致力于关爱乡村留守老人,目前已累计为300余名老人开展义务理发、打扫卫生等服务活动。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总队为引领,长武县广泛调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力量,支持和鼓励党员干部、技能人才等发挥各自专长、优势,打造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认领志愿服务岗位1200余个,实施代办服务、政策宣传、民意收集、关爱帮扶、环境整治等精细化志愿服务活动5500余次。

此外,该县充分发挥团县委“河小青”、民政局“爱心协管员”、教育局“助学支教”、社会团体“乡村守候”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示范效应,不断延伸服务触角。

服务融合,增强文明实践成效

“姨,我刚把过脉,您这病问题不大。我先给您开几服药,过段时间我们还会来义诊,到时候我再给您把脉。”4月2日,长武县中医医院在洪家镇洪家村开展义诊,卫辉医生耐心地给群众进行诊疗。这是一次根据群众需求专门组织的爱心义诊进乡村活动。

长武县通过制订“菜单”、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的形式,优化志愿服务流程,创新开展“爱心义诊”“童伴妈妈”“一圆四色”“爱在青山绿水间”“诗礼长武”等志愿服务活动1200余场次,把文明实践融入中心工作、落实在为民服务上。

同时,长武县不断挖掘出效果好、口碑好的志愿服务项目加以扶持。2023年,志愿服务品牌“鹑觚讲堂”被授予咸阳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河小青”在第六届陕西省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中荣获铜奖。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