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赵永波
今年4月15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10周年。10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统筹“两个大局”,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以大格局深化理论创新,以大气魄改革体制机制,以大手笔构建新安全格局,以大韬略开创国家安全法治新局面,推动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精神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我们必须既积极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又有效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人们对国家安全的认识逐渐突破传统安全领域,由军事安全、国土安全延伸到包括文化安全在内的非传统安全领域。在我们党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域中,文化安全连同政治、军事、国土、经济、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安全,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空前复杂的情况,进一步凸显了思想文化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文化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
法者,治之端也。法律是社会生活、国家治理的准绳。维护文化安全,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范和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是文化大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在加强文化建设、维护文化安全中职责重大、使命光荣。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强化法治保障,以法治力量维护文化安全,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维护文化安全,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的核心就是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好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开展立法、监督等工作中,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到法规的立改废释和贯彻执行中,助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维护文化安全,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全方位、深层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维护文化安全,要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安全。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论述,积极推进《陕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条例》《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立法修法工作,推动文物保护法规制度健全完善,持续筑牢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法治基础。
维护文化安全,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省文化产业促进条例、体育场馆管理条例等立法项目,为加快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维护文化安全工作是一项关系全局、利在长远的战略工程,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只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就一定能更好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