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图为航拍的西安光机所(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我的心里话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 马彩文
西光人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科技报国责任扛在肩上。去年以来,研究所阿秒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助力我国抢占基础前沿研究制高点;揭榜挂帅攻克水下湿插拔关键技术,为打破禁运提供重要成果;“光创”品牌放大测绘遥感优势,持续为筑牢国家安全防线贡献骨干力量。未来,我们将感恩奋进,埋头苦干,不断将西光智慧书写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途上。
(本报记者 霍强整理)
本报记者 霍强
西安日报记者 关颖
“目前,我们正在招聘超快科学理论、先进超快激光/粒子科学与技术、超快动力学等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人才,同时加紧高性能超快激光器等关键技术攻关,为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建设奠定基础。”4月2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安光机所”)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总工程师付玉喜说。
今年3月初,由西安光机所负责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初步设计评审,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建设内容包括3条软X射线束线、1条高能量THz束线以及9个用户终端。
付玉喜介绍,设施建成后,可提供国际上最先进的阿秒光脉冲,能够为量子力学、材料科学、化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突破提供支撑,助力高温超导、光伏发电、癌症治疗等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实现突破,具有广泛的产业应用前景,有望在阿秒光脉冲应用领域冲击诺贝尔奖。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所考察时强调,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这为我们助力科技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西安光机所所长马彩文说。
全力以赴推进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建设,正是西安光机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一个缩影。9年来,西安光机所聚焦主责主业,勠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积极助力大国工程任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陕西乃至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了“西光力量”。
又一个科研成果“丰收年”
最近,西安光机所海洋光学技术研究室主任吴国俊忙得不可开交:他主持的多项技术攻关项目进入了关键期。同时,多家海洋油气开采、海洋工程建设领域的企业上门拜访,希望在“水下湿插拔连接器”领域开展产业化合作。
2023年11月初,吴国俊团队研发的我国首套光电复合型水下湿插拔连接器通过海试后成功接入海底观测网开展长期测试,目前已连续无故障运行150余天。今年1月,水下湿插拔连接器研制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标志着我国已掌握水下湿插拔连接器核心技术,关键元器件国产化替代迈出重要一步。
“水下湿插拔连接器采用特殊材料和结构,可在深海环境下进行插拔,能有效防止水和污染物进入连接器内部,从而保证连接器正常工作,实现信号和电力传输,是海底观测网、海底油气开采、海洋探测与通信网络等大型深海工程建设的关键部件,直接决定了工程设施的性能、工作寿命以及可靠性。”吴国俊说。
在吴国俊的带领下,团队先后突破了深海柱塞动密封及同步驱动、水下多通道低损耗光耦对准、电耦绝缘冗余密封等关键技术。样机光插入损耗、回波损耗等核心指标与国际先进产品相当。
据了解,目前,国外企业1个光电复合型水下湿插拔连接器售价达80万元,一项大型深海工程就需要数百个连接器。吴国俊团队的发明可化解该类产品长期严重依赖国外的风险,同时大幅降低我国深海工程建造成本。这是国内大型企业纷纷上门寻求产业化合作的原因所在。
令人欣喜的是,不只是吴国俊团队,去年也是西安光机所核心技术攻关的又一个“丰收年”。
“我们牢记总书记重要指示,持续开展使命驱动的建制化基础研究,深化基础研究选题机制、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改革,推动研究所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同时,采取‘科研+管理’双牵头组织模式,扎实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前沿研究,不断实现新突破。”马彩文说。
2023年,西安光机所“十四五”规划4个主攻方向的11项重大任务总体进展顺利,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突破了中红外飞秒激光增益带宽窄和转换效率低的技术难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阿秒科学基础研究”以“特优”成绩通过验收;星载高速光交换技术实现国内首次在轨验证……
为大国工程贡献“西光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至2024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的多项重大科学任务,我们都参与了研制工作。这是我们牢记嘱托、服务‘国之大者’的生动实践。”马彩文说。
以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设施(HERD)项目为例,该项目是由我国发起的重大空间科学探测任务,是中国空间站标志性的旗舰级空间科学实验。其核心设备——增强相机由西安光机所空间科学微光探测技术研究室团队负责研制。
“传统的光学观测设备无法对高能电子、伽马射线等宇宙射线进行高灵敏、大动态范围的定向探测。HERD项目建成后将填补这一领域空白,成为中国暗物质探测标志性项目。”西安光机所空间科学微光探测技术研究室主任白永林说。
白永林介绍,HERD项目主体是一个由7500个晶体立方体构成的闪烁体“魔方”,用于吸收并转换高能粒子能量成为可见光脉冲。团队研制的增强相机负责将“魔方”的闪光进行光电转换和信号倍增后成像并高速读出,为科学目标的分析研究提供实测数据支撑,促进探测任务目标实现。
目前,研究团队已攻克大动态范围微通道板像增强器、高精度光锥耦合、低噪声IsCMOS芯片快速读出等关键核心技术,并已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完成束流实验验证,目前正在推进工程实施。
“HERD投用后将成为世界上宇宙射线探测能量范围最宽的空间探测器,暗物质搜寻能力前所未有,可有力支撑我国抢占空间暗物质搜寻制高点。”白永林说。
包括HERD项目在内,近年来,西安光机所勠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力大国工程,取得了丰硕成果。2023年,该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经费占总经费比例高达86.4%。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西安光机所高质量完成国家科技任务的组织力和攻坚力明显增强:参研的AIMS太阳望远镜实现了1米口径离轴复杂光机系统基础调试,带动研究所大口径装检工艺技术水平大幅提升;成功研制我国目前工程化应用最高时间分辨率的分幅相机,在某国家重大工程中应用;承研的某型应急救援无人机连续变焦电视摄像机为应急救援提供精准信息支撑。
打造有国际范儿的战略科技人才团队
“瞄准抢占科技制高点这一核心任务,我们统筹谋划高素质人才队伍和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希望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范儿的战略科技人才团队,能够在国际上‘打擂台’。”马彩文说。
近年来,西安光机所以项目申报为抓手,促进人才队伍结构优化。2023年度策划成果申报39人次(含团队)入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引进培养计划,获批资助总经费4000余万元。出台人才行动计划,首批立项资助“光子计划”77人、“追光计划”2人、“星光计划”1人,总体资助经费1800余万元。同时,在高精尖人才引进、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系列措施。
“研究所积极响应国家加强基础研究的号召,打造了建制化基础研究‘试验田’,为我们青年科技人员提供了成长‘沃土’。”西安光机所空间光子信息新技术研究室副主任毛祥龙说。
毛祥龙介绍,2022年,团队研制的全铝自由曲面相机随“力箭一号”成功发射,获取高质量对地观测和夜间观星图像,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全铝光机+全自由曲面”新型光学成像体制的在轨演示验证。2023年,在上述突破基础上,团队以实施重大任务为依托,深耕先进光学制造和先进光学成像等领域,自由曲面加工技术日趋成熟,不仅为研究所多项工程项目光学载荷加工提供了新的技术实现手段,也为国家光电、空天领域光学载荷研制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西安光机所的科研力量中,像毛祥龙这样35岁至45岁的科研工作者是主力军,也是创新活力迸发的“重点人群”。为了进一步发挥好这支主力军的作用,西安光机所先后出台了《“光子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青年工作指导管理办法》《特别研究助理制度实施细则》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2023年,西安光机所青年科技人员收获颇丰:研究所首次获批科技部青年科学家项目;连续两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稳定支持;阿秒团队推荐的科学问题入选中国科协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作为科研‘国家队’‘国家人’,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勠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新的力量。”马彩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