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文化遗产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04日
在陕西举行的重大祭祖活动

清明不仅是重要的节气,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华夏儿女通过扫墓等祭祀形式,缅怀祖先功德,弘扬孝道文化。

在清明这天,陕西还举行多项不同形式的重大祭祖活动,吸引海内外人士共同参加,在唤醒民族记忆的同时,增强民族亲和力、凝聚力。

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轩辕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史载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奠定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基础。

位于黄陵县桥山之巅的黄帝陵,自西汉以来就被公认是轩辕黄帝的陵寝。历代都有祭祀、修葺、保护桥山黄帝陵的记载。明、清时期,在桥山祭祀黄帝陵成为国家的一项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年清明,黄帝陵都会举行公祭轩辕黄帝活动,大批海内外同胞专程到黄帝陵谒陵祭祖。

历年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都突出民族认同、国家统一、文明传承、自强创新主题,昭示着中华民族同根共祖、复兴发展的理念,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民族感召力的民族盛典。

恭祭神农炎帝典礼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神农氏,与黄帝共同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相传炎帝亲尝百草,用草药为百姓治病;发明了翻土农具,教民众垦荒种地;带领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陶器和炊具。

位于宝鸡市渭滨区境内常羊山上的炎帝祠相传是神农炎帝的陵寝,也是历代华夏儿女拜祖祭祀的重要场所。从1993年开始,宝鸡市把祭祀炎帝活动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清明都要举行隆重的恭祭神农炎帝典礼。

恭祭华胥氏大典

华胥氏,也称华胥,相传是中国上古时期杰出的部落女首领,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炎帝和黄帝的直系远祖,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关于华胥的记载最早见于《列子·黄帝》,其后上百种典籍均有记载。在大约8000年前,华胥氏为了部族生存,带领民众不断游徙,足迹遍布黄河流域,创造了中国的渔猎、农耕文化。

相传华胥氏逝世后,卜葬在孟岩,即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孟岩村现存有华胥陵等遗址,这里的民间祭祀活动从古代一直延续到近代。2006年,陕西举行首届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之后,每年清明前后的农历三月初三,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都在华胥陵举办,已连续举办17届,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人士寻根祭祖。

(本报记者 张琪悦整理)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