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副刊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1日
面皮人生里的人格守望

胡安忍

面皮,一种地方名小吃。令人惊羡的是,在艺术家手里,一碗“面皮”竟演绎出五彩斑斓的世俗生活画卷,这就是由宝鸡市艺术剧院创排的话剧《面皮》。该剧在约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里,描写了三代人为了生存制作面皮的痛苦与欢乐,奋斗与抗争,憧憬与守望。

有人认为,这是一部以小见大之作,用小小的一碗面皮反映社会生活的沧桑巨变。该剧最具审美价值的,是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时空在推移,情境在变化,人物骨子里的那种人格操守、道德良心、博大情怀,代代传承,令人动容。

戏是从祖辈王让过开场的。那是一个物质较为匮乏的年代。制作面皮是王让过的家传技艺,他的先辈曾经凭借做面皮生意,置下了大宅院和10多亩良田。在生计难以为继的窘境中,王让过自然想到了做面皮。那时,做面皮是与时势不容的。但他坚信,凭辛苦谋生,用血汗挣钱,能有什么错?哪怕遭受人格凌辱,他依然默然守望着自己心中的一片蓝天。他过早地离世了,但把制作面皮的秘方保留了下来。王让过这个人物身上,体现的是一种人性的本真。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精神,多年后全市第一家面皮产业园破土动工,儿子王红强特别要替父亲吆喝一声“开工了”。

在祖辈中,队长这个人物没有姓名,耐人寻味。他保护了王让过,又自觉对不起王让过。王让过把制作面皮的祖传秘方交给他,按说,改革开放以后,王红强死活不愿再做面皮,队长完全可以自开门店,挣个盆满钵满。但是,他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在说服王红强未果,万般无奈之时,居然和媳妇唱了一出双簧戏,以王让过托梦的方式,强迫王红强将做面皮的生意接下来。这场戏真乃神来之笔,别具匠心,将队长夫妇的良善表达得十分到位。此后,王红强做面皮生意果然受益,队长媳妇又张罗着为他保媒娶妻。在队长夫妇身上,人格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责任和义务,体现为一种信任与承诺。

真正做面皮生意的是第二代人王红强。曾经,他拒不接受父辈做面皮的营生。看到做面皮的光明前景时,他开始在历练中成长。婚礼现场,姐姐姐夫提出,面皮生意也应该有他们的份额。尽管生气至极,王红强还是被媳妇海棠那一根香蕉的故事所感化,不计得失,感念亲情,为姐姐姐夫开了面皮店。姐夫丧失底线,竟然在面皮调料中投放烟壳,他不能容忍。他怒不可遏,毫不留情地斥责姐夫的劣行。在他心中,钱得一点一点去挣,不能为了金钱走歪门邪道,丢祖宗的脸面。尤其是儿子小雨,精神堕落,沉溺赌博,令他心寒。为教育儿子,他竟然狠心剁掉了自己一根手指头。相反,对队长夫妇,他有情有义,知恩图报,视如父母,为他们养老送终。他不被金钱所异化,不为铜臭所污染,依然保持着祖辈的淳朴与纯真。在王红强身上,人格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不被功利裹挟的精神守望。在这个层面上,这个人物具有了时代典型性。

制作面皮到了小雨小雪这一代,先辈的优秀人格放射出瑰丽光彩。他们大学毕业,放着体面的大城市不待,回到家乡做面皮。父亲王红强不理解,不接纳他们,暴露出思想观念上的某些局限性。一方面,王红强做了大半辈子面皮,其实在内心深处看不起做面皮的人。他做面皮,是为了下一代不再做面皮。另一方面,在高科技广泛普及的今天,他对电子商务完全是两眼一抹黑。然而,晚辈以良好的销售业绩,消除了父亲对做面皮的固有认知,并让这一致富方式惠及全村,从精神上与父亲和解。在这里,我们看到,面皮生意在扩大,人格在拓展,人的思想境界在升华。

三代人,生活环境迥然不同,人生际遇彼此各异,但精神是同一的,根脉是同源的。从一碗面皮几十年的技艺传承中,我强烈地感受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如滚滚洪流,在赓续中不断传承,不断深化,犹如一粒良种,破土,萌芽,生长,壮大,枝繁叶茂,荫蔽一片。如果说,在队长身上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正能量的话,那么,在此还有必要提及大毛这个负面角色。他唯利是图,投机人生,见风使舵,精神像浮萍般无根无底,飘来荡去,毫无操守,与以上人物形成反差。经由他这面镜子,更鲜明地反映出队长等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不俗的人生追求。

注重细节描写,并力图从中发掘某种精神意蕴,是本剧的一大特色。就说王让过去世时借用队长的那副棺板吧,它是贯穿全剧并不断被提及的一个话题。王红强感恩于心,有心给队长还吧,似有不祥之意,不还吧,又过意不去。于是,他就赖着不还,却暗中有所准备。这就把王红强对队长夫妇的那份孝心拿捏得非常准确。有的细节前后对比,发人深思。如小雨考上大学,王红强一时激动,切面皮伤了手指,录取通知书染上了血迹。这血迹,是他辛勤劳作的印证。后来,小雨学坏了,他狠心剁掉了手指,这时的血迹,传达出来的情感是令人痛心的。有的细节相互对比,给人以强烈的时代冲击力。比如王让过去世之后,王红强死活不愿再做面皮,多年后,小雨小雪反倒要回乡做面皮,两代人行为的前后反差,不能不使人想到时代的清明和社会的进步。

该剧本色质朴,不事雕琢。依托面皮小题材,描写底层民众的生活日常,十分接地气。作品为普通小人物立传,没有惯常那种人为地设置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的雕琢印痕,而是在自然而然的碎片化的人际关系中显现一代又一代人物的性格,使得剧情与实际生活的本来面貌更为贴近。本文标题《面皮人生里的人格守望》,其中“人格”一词,来源于西方,原本指人之为人的个体独立性,传入我国之后,其意多指人品,多了道德品质方面的含义。正是在人品的意义上,剧中人物的人格绽放出继承优良传统的光华。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