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我和我的祖国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22日
吉金灿灿 锈色斑斓

李静茹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杨家村窖藏文物陈列展区,在一众披着青绿色“外衣”的青铜器旁,色泽光亮、金光闪闪的四十三年逨鼎格外引人注目。

青铜是铜、铅、锡等物质的合金。因为铜的含量较高,所以逨鼎最初的颜色是金黄色。这是它原本的“肤色”,古人将其称为“吉金”或“金”。

逨鼎最大程度保留了青铜器最初的颜色,更好地反映出杨家村窖藏稳定的环境。从当年的窖藏发现记录来看,窖内青铜器叠放整齐,存放有序。窖内并无填土,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在相对封闭的窖藏空间里,青铜器锈蚀较缓慢,最真实的面貌得以保存下来,让今天的人们有幸看到了西周青铜器的本色。

制作时,因锡、铅所占的比例不同,青铜器最终呈现出的颜色也不尽相同,大致会有金黄色、橙黄色、浅黄色、灰白色等颜色。古人还会根据需求,通过表面鎏金、彩绘以及镶嵌宝石等方式装饰青铜器,以获得一些特定的颜色、纹饰。

由于埋藏环境复杂,当青铜器与周围含有碳、氧、硫等元素的化合物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时,表面就会生成新的化合物,或者说是一层“腐蚀覆盖壳”,宛如华丽的“外衣”。

古代青铜器,除了较为常见的青绿色外,还有蓝色、红色、黑色、银色等其他颜色。一般来说,如果铜与别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就会形成绿锈;如果埋藏环境水分充足,青铜器表面就会形成蓝锈;如果青铜器中锡的含量比较高,且集中在表面,青铜器表面就会形成黑锈;如果在碱性的环境中,青铜器表面就会形成红锈。

瑕不掩瑜,锈蚀难掩光华。这些斑斓的“外衣”虽然遮挡了青铜器原本的“肤色”,但并不影响器物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历经岁月沧桑,这些致密稳定的锈蚀能够隔绝出土后的器物与空气、水等物质的直接接触,对青铜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文物修复专家尽量不清理这些稳定无害的锈蚀,减少人为干扰,使文物能够更长久地保存下来。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