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李羽佳
每年有许多时间奔走在乡村田野,每一份提案的背后都是数月调查分析和海量宝贵数据。在杜海峰看来,好的意见和建议一定来自基层,唯此才能提出“有用之说”。
最近,杜海峰正在整理一份调研路上新发现形成的提案。他说:“我在汉中调研乡村振兴时,偶然看到很多‘三线建设’时期的旧址。那是国家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对当地意义重大,但是有的已经荒废。”他认为,应该发掘、收集、整理有关“三线建设”的资料,保护“三线建设”旧址,并借文旅产业发展东风,释放其旅游价值。
杜海峰说:“ ‘三线建设’体现了无数先辈坚定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对于延续城市文脉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走到哪里,杜海峰都在关注、思考、研究。很快,他将带着群众的热切期盼和沉甸甸的责任使命,奔赴一场春天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