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新春走基层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10日
“此刻,患者更需要我们!”

本报记者 张家祯

阖家团圆是除夕不变的底色,但对孙婧婧来说,除夕意味着坚守与忙碌,意味着责任与使命。

孙婧婧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收治重症患者的病房,可以说是拯救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孙婧婧在这道生命防线上已经披荆斩棘了14年。

“3床患者情况如何,还需要继续用药吗?”

“8床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稳定吗?需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

2月9日早上8时,孙婧婧一来到科室就忙碌起来,与前一天的值班医生一起完成查房、交班后,开始了24小时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紧张时刻。

心电脑电监护仪、重症超声仪、血气分析仪、血滤机、呼吸机……重症医学科里,患者床旁摆满了各种电子设备、抢救设备,他们或急促或粗重的呼吸声与仪器发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重症医学科门外,患者亲属在小憩等候。

“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率、血氧、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并结合患者状态分析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孙婧婧一直观察着几名生命体征不太稳定的病人。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每一个细节都事关生死,要时刻保持高度关注,一旦出现突发情况,随时准备抢救,不能有丝毫大意。

孙婧婧白天负责的病区共有18位患者。患者年龄普遍偏高,还有90岁以上的患者,大部分有基础疾病。春节前夕,医院把其他科室病情较重的患者也转入了重症医学科。

今年96岁的高爷爷因患重症肺炎已经在重症医学科住院近一个月,医护人员除了要为他做呼吸机治疗,还要帮助他进行生活护理。“高爷爷的家属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也很信任治疗方案。家属的期盼与信任,是我们坚持的动力。”孙婧婧说。

“过年不能陪伴家人,觉得遗憾吗?”记者问孙婧婧。她摇摇头说:“此刻,患者更需要我们!”

孙婧婧回忆起自己从业以来第一次除夕值班,那时她还为不能和家人团聚、不能看春晚、不能吃年夜饭而遗憾。现在她已经习惯了。“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不觉得辛苦。”她说。

“近期,病情较轻的患者都已经出院回家过年了,留在这里的都是重症患者,这就需要我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孙婧婧在病床之间来回穿梭,细致检查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到了吃饭时间,医院把热乎乎的饺子送到每一位值班医护人员的岗位上。“晚上我要多监管一个病区,共负责42位患者,吃饱了好干活。”孙婧婧笑着说,医院的关怀让她感到非常温暖。

在孙婧婧心里,除夕和平时的工作并无二致,多辛苦一点是应该的。她说,只要心是暖的,新年就是火热的。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