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副刊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08日
为年赋新词

孔明

天地之间,造化神奇;一些事物,颇有玄机;譬如说年,就有道不尽的话题。人类从蛮荒中走来,先是狩猎动物,虎口夺食,然后采摘植物,种地为生。种地为生,就指望五谷丰登;靠天吃饭,就指靠风调雨顺。春播秋收,禾谷成熟,荣枯轮回,周而复始,此即“年”也!在甲骨文、金文里,人弯腰负禾而行走,那就是“年”字。一年到头了,背禾回家呀;秋收冬藏了,还怕饿饭吗?却原来这个“年”,寓意谷熟丰餍呀!

秦中自古帝王州,此“州”过年最讲究。天寒地冻,老婆孩子热炕头;粮食满囤,农闲时节扳指头。心里有个算计,过年才会有谱。腊月初五吃五豆,其实是忆苦思甜哩;腊月初八腊八粥,其实是饮水思源哩。腊月二十三,家家祭灶仙;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说白了,就是求个国泰民安。此后六七天,年像长了脚,直扑到人跟前。里外大扫除:扫去灰尘,也扫去晦气;墙要刷白,也刷上喜气。赶集办年货:买回美味,也买回吉庆有余;买回年画,也买回喜庆年气。扯布缝新衣,过年图新哩。不是喜新厌旧,而是辞旧迎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猪肉往回掮,粮食磨成面;柴火准备足,馍蒸几蒲篮。腊月除夕辞年饭,好吃好喝桌上端;一边咥饺子,一边享团圆。门前贴上红对联,喜迎门神守门栓;爆竹声中一岁除,新年来到人面前;见面一句“新年好”,年关就算过来了!人老几辈子,老陕人就是这样过年的。

人常说:“过年是给嘴过呢!”想一想,不是吗?既然“年”是背着谷禾回家呀,过年不就求个丰衣足食吗?年年有余的那个“余”,就是家有余粮的那个“余”。家有余粮,心里不慌,过年才有喜庆可言。嘴受活,耳朵也受活,心里头更受活。走亲戚,送吃喝,也是给嘴过年呗!你来我往,总有喝不完的酒,说不完的话:一年的话都在餐桌上,一肚子的话都在酒杯里。说的是一家话,道的是万古情。一些人家,说着说着,就抚今追昔了,就感念先人了,就感慨沧桑了。过年,过成追忆似水流年了。

人常说:“过年是过娃呢!”是呀!是呀!往小了说,娃是一家人的指望;往大了说,娃是一个国家的希望。过年不过娃,那还过个啥嘛!娃要穿新,娃是“新人”,也是继承人;给娃压岁,娃在长岁,也在长大;让娃响炮,给娃壮胆,也是让娃得到历练;带娃拜年,亲情被娃感受,又被娃传承。对娃来说,年是胎记,从小就耳濡目染了;年是邮戳,过一年,长一岁;年是烙印,等长大了,一个时代就烙在心上了。敢问天下娃,哪个不是这样长大的?

岁月在变,人也在变,年怎能不变呢?变就变吧,但万变不离其宗!要说啥“最中国”?年啊!若说华夏文明是一棵参天大树,那年就是根,只有根深,才会叶茂!年是农业社会先祖先民的发明,早已被赋予了一种古老的智慧。这智慧已转化为普世的常识。这常识貌似寻常,实则越往深处想越不由得怦然心动,禁不住心驰神往。

过年不是消费节俗,不是海吃山喝,不是宴聚狂欢,而是收拢人心并警示人们:不能忘本,不能忘乎所以,不能在好年景就忘了年馑。应该把“年”的渊源、出处镌刻在每个人的脑门上:弯腰弓背,负禾回家,那才是“年”呀!古往今来,一辈接一辈,人都是这样做了匆匆过客。他们来自黄土地,又回归黄土地。年的根扎在黄土地里,带着祖先的魂,生生不息,繁衍至今,孕育着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