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31日
锚定目标 勇毅前行

本报评论员

目标鼓舞人心,使命催人奋进。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陕西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富荣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面对经济恢复的波浪曲折和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面对风险挑战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陕西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的总目标,围绕构建“六个体系”、争做“六个示范”,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年生产总值达到33786亿元、增长4.3%,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3400亿元,粮食产量突破1300万吨。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当前外部经济环境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陕西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现预期目标并不容易。全省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部署,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坚定信心、勠力同心,锚定目标、勇毅前行,抓住主要矛盾,突破瓶颈制约,注重前瞻布局,在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中,努力完成全年各项任务,奋力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

要紧盯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要始终把新发展理念作为“红绿灯”“指挥棒”,摒弃思维定势,摆脱路径依赖,深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深化“稳控转”厚植能源优势,深化融合赋能促进大文旅繁荣,最大限度把资源要素向高质高效、彰显特色的领域倾斜,以产业项目和社会资本投资为重狠抓高质量项目,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破解发展方式、增长动力、要素配置等方面的突出矛盾。要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氢能、光子、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增长点,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深度拓展数实融合空间,加快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要增强政策协同性有效性。政策贵在管用有效。要坚持系统观念和实践标准,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取向,主动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地方具体实际,扎实做好财税、金融、区域、产业、科技等政策配套衔接和预研储备,以企业和群众为本强化政策效果评估和立改废释,多谋牵引性撬动性政策,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清理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定,兼顾点线面、把握时度效、留出冗余度,着力解决现有政策简单重复、过时失准、相互掣肘、执行偏差等问题。要树牢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鲜明导向,健全项目考核激励和督导问效机制,健全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完善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切实提升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要筑牢守稳安全发展底线。守住底线不仅仅是对实现高水平安全的硬性要求,更是对发展观念的系统重塑。要把底线思维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把风险意识落实到各领域各环节,不碰生态、耕地、文物保护高压线,远离债务风险预警线,坚决杜绝因盲目发展积累安全隐患。要守牢安全生产生命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狠抓重大隐患排查整治,深入做好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森林草原防火等领域风险防控,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当然,也决不能以不作为求安全,必须在推动发展中固本强基、补短强弱,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效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就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