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苗雨蒙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这些年,我们村里很多人靠种石榴,盖上了小洋房,买了小轿车,日子越过越红火。”1月28日,省人大代表、西安市临潼区华瑞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勋昌说。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石榴专家”到人大代表,王勋昌始终把“言好一方事、致富一方人”贯穿在自己的履职过程中。去年省两会期间,他提出了《关于加快我省农业物联网建设发展的建议》。
“2023年,西安市智慧果园、数字农业、溯源赋码等项目在西安的每个区县都得到了推广。”王勋昌说。
在走访调研时王勋昌发现,临潼石榴种植历史悠久,品种多样,产业链完整。如何让临潼石榴走出西安、迈向国际,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了他最关注的问题。
今年,王勋昌提出了《以石榴为媒 加强丝路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建议,希望依托临潼石榴主产区,兴产业、强文化,融合丝路经济发展,打造国际丝路石榴文化及产业发展中心,建设石榴融合示范基地、商贸数字化平台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他说:“我希望能以石榴为媒,积极延伸‘石榴+’产业链,提升临潼石榴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让临潼石榴走向世界。”